三、治疗
治病用药既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不同的病证,用药各异。了解中风用药的特殊性,掌握其常用中药和方剂,对指导临证选方用药,提高临床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1)丹参: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根及根茎。
其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调经止痛、凉血消痈之功效。由于丹参活血化瘀的功效甚佳,且兼能养血,故有“丹参一味,功同四物(四物汤)”之说。丹参是临床最常用的中药之一,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之月经不调、痛经、产后恶露不下、瘀滞作痛、癥瘕痞块,心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以及肝郁胁痛、恶疮肿毒等。随着对活血化瘀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丹参的用途日趋广泛,现已成为临床应用最多的天然药物之一,大凡缺血性中风,不论是急性期、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均可应用,对处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出血性中风患者,也可根据病情选择应用。丹参的用法一般为每次5~15g,水煎服,活血化瘀宜酒炙用。应当注意的是丹参反藜芦,二者不能同用。现代研究表明,丹参含有丹参酮、隐丹参酮、三氢丹参酮、原儿茶醛、原儿茶酸、丹参素、维生素E等成分,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和心脏功能,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同时,丹参还有抗凝、抗炎、降血脂、护肝降酶及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等作用。近年来取其活血化瘀之作用,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慢性肝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肩周炎、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颈椎病等疾病的治疗。
(2)狶莶草:狶莶草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狶莶、腺梗狶莶或毛梗狶莶的地上部分。其味辛、苦,性寒,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之功效,适用于风湿痹证、骨节疼痛、四肢麻木、脚软无力、半身不遂,以及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证。根据狶莶草的通经活络作用,现在常用于治疗中风,能有效改善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症状。大凡缺血性中风,不论是急性期、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均可应用,对处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出血性中风患者,也可根据病情选择应用。狶莶草的用法一般为每次15~20g,水煎服。
现代研究表明,狶莶草含有生物碱、酚性成分、狶莅苷、狶莶苷元、氨基酸、有机酸、糖类、苦味质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同时能调节免疫功能和抗病原微生物。近年来狶莶草广泛应用于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肌劳损、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中风及其后遗症、冠心病、慢性肝炎、皮肤病等的治疗。
(3)黄芪: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荚膜黄芪的根。其味甘,性微温,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等作用。适用于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证,肺气虚及表虚自汗、气虚外感诸证,气虚水湿失运的水肿、小便不利,气血不足、疮疡内陷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以及气虚血亏的面色萎黄、神倦脉虚,气虚不能摄血的便血、崩漏,气虚血滞不行的痹痛、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气虚津亏的消渴等病证。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中风患者多有气虚血滞的情况存在,黄芪作为益气补虚的要药,在中风的治疗中应用较多,只要有气虚血瘀、脉络阻闭存在,不论是急性期、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均可应用。黄芪的用法一般是每次10~30g,水煎服。应当注意的是,凡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者,均不宜用。
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含有苷类、多糖、氨基酸、维生素B、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利尿、抗衰老、保肝、降压、保护血管等作用,能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促进造血功能。黄芪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乃补气药的代表,历代名医对黄芪的临床效用均推崇备至,传统名方中以黄芪为主药且疗效显著者甚众,治疗中风的著名方剂补阳还五汤主药就有黄芪。
(4)党参: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其味甘,性平,具有益气、生津、养血之,功效。适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肺气亏虚的咳嗽气促、语声低弱,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气血双亏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以及气虚外感及正虚邪实之证等。作为最常用的补气药,只要中风患者有气虚、气血虚或气阴虚的情况存在,都可应用党参,在中风后遗症的调理中,更是少不了党参。党参的用法一般为每次10~30g,水煎服。应当注意的是,湿热中满者不宜用。现代研究表明,党参含有皂苷、微量生物碱、糖类、维生素B1、维生素B12、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及氨基酸等成分,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胃肠运动,扩张周围血管而降低血压,同时还能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并对化疗和放射线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提升作用。现在广泛应用于神经衰弱、高脂血症、贫血、中风及其后遗症、糖尿病、慢性胃炎等的治疗。
(5)三七:三七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其味甘、微苦,性温,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之功效。《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三...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为吐衄要药,病愈后不致瘀血留于经...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实为理血妙品。”三七“活营止血,通脉行瘀”,有“止血之神药”之说,可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崩漏等各种出血性疾病,对兼有瘀滞肿痛者尤为适宜,亦用于瘀血阻滞疼痛、跌打损伤、颈肩背腰慢性疼痛等。近年来,三七以其活血化瘀之功,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后遗症、慢性肝炎、肩周炎、腰腿痛、颈椎病等多种疾病。作为化瘀止血活血之佳品,三七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显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患者均可选用,对处于恢复期、后遗症期的出血性中风患者,也可根据病情选用,能缓解或减轻肢体麻木不适及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三七的用法一般为每次1~1.5g,研末服;亦可每次3~10g,水煎服。
(王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