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表现

一、临床表现

1.单纯型

患耳流脓,多呈间歇性,量较多,每当上呼吸道感染时流脓发作或浓量增多;脓液呈黏液性或黏脓性,一般不臭。鼓膜穿孔位于紧张部,大小不一,但穿孔周围有部分残余鼓膜,称为中央性穿孔。通过穿孔的鼓膜,可见鼓室内黏膜微红或苍白,或轻度增厚。

2.骨疡型

耳内持续流脓,脓液黏稠,常有臭味,或有肉芽、息肉,若有出血,则脓液夹有血丝。鼓膜穿孔为紧张部大穿孔,或为边缘性穿孔。边缘性穿孔是指鼓膜的穿孔边缘有~部分已达到鼓沟,该处无残余的鼓膜。通过鼓膜的穿孔可见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如息肉有蒂,则此息肉可从穿孔处脱出,可堵塞于外耳道,妨碍引流。

3.胆汁瘤型

耳内长期持续流脓,脓量或多或少,脓液为豆渣样,有特殊恶臭。少数后天性原发性胆脂瘤早期无耳内流脓史。患者一般为较重的传导性耳聋。有时中耳胆脂瘤可在中断的听小骨间形成假性连接,则听力损失不十分严重。晚期病变波及耳蜗,耳聋为混合性聋。鼓膜穿孔位于松弛部,或在紧张部的上方。从鼓膜穿孔处可见鼓室内有灰白鳞屑状或豆渣样无定形的奇臭物质。少数病例可见外耳道后上壁缺损。

4.本病应与外耳道炎、分泌性中耳炎、中耳肿瘤等进行鉴别

外耳道炎和分泌性中耳炎起耳内流的是液体不是脓液,液体也无臭味,检查无鼓膜穿孔和息肉等情况。中耳肿瘤可通过核磁共振或活检予以鉴别。X线检查对本病诊断具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