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2025年09月26日
一、概述
月经是妇女的生理现象,行经时不应发生疼痛,即或腹部不适,也只有轻微胀痛的感觉,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属于痛经。但有的妇女在行经时或经前经后,腹部疼痛剧烈,甚至不能忍受,伴随月经周期持续发作,称为痛经、经期腹痛。痛有掣痛、疗痛、胀痛、坠痛等不同感觉。痛的部位,有在小腹中间,有在小腹一侧或两侧,甚或疼痛连及胁、背、腰、腿诸部。发生痛经的原因,古人根据痛的情况,分别寒热虚实,认为有气血虚弱、肾虚肝郁、气郁血滞、瘀血阻滞、风冷所伤、寒湿凝结等原因。《妇人规》说,“凡妇人但遇经期则必作痛,或食则吐呕,身体困倦,或发寒热者,是必素禀气血不足”,指痛经由于气血虚弱所致。《傅青主女科》说,“妇人有少腹疼于经后者,人以为气血之虚也,谁知是肾气之涸乎......盖肾水虚,则水不能生木......土木相争,则气必逆,故尔作疼”,指痛经由于肾虚肝郁所致。《丹溪心法》说,“临行时腰腹疼痛,乃是郁滞,有瘀血”,说明气郁或瘀血可引起痛经。《诸病源候论》说:“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滑伯仁说:“经前脐腹绞痛如刺,寒热发作,下如黑豆汁,两尺沉涩,余皆弦急,此由下焦寒湿之邪搏于冲任,经事来血与邪争,故作疼痛。”朱丹溪说:“经将来,腹中阵痛,乍作乍止者,血热气实也。”前人对痛经证型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总的说来,六淫侵袭、七情失制都可以影响月经的调畅而发生疼痛。历代医家的辨证资料均可作为我们临床分析病情的依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