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治疗
大多数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缓解。治疗时强调自身的调养、控制椎管狭窄加重的因素,调和气血,平衡筋骨。尤其中老年患者,重视内外兼治,强调优化应用多种综合疗法针对病因病机进行调治。少数如存在马尾神经损害,或严重的椎管狭窄非手术无效,严重影响生活者,需手术治疗。
(一)辨证治疗
1.风寒痹阻
证候特点:腰腿酸胀重着,痛处游走不定,时轻时重,拘急不舒,遇冷加重,得温痛缓。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紧。
治法:祛风除湿,蠲痹止痛。
推荐方剂:独活寄生汤加减。
基本处方:独活10g,桑寄生10g,牛膝10g,杜仲10g,防风10g,细辛3g,秦艽10g,党参15g,茯苓15g,当归10g,芍药15g,熟地15g,川芎10g,甘草5g。
加减法:若腰腿疼痛沉着者,加萆薢15g、仙灵脾10g以加强祛风除湿功效;若下肢疼痛剧烈者,加蜈蚣2条、全蝎5g以通络止痛。
2.湿热痹阻
证候特点:腰腿疼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疼痛,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小便短赤,或大便里急后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推荐方剂:清火利湿汤加减。
基本处方:黄柏10g,山栀子10g,茵陈蒿15g,薏苡仁30g,苍术10g,防己10g,羚羊角(先煎)15g,桑枝30g,威灵仙15g,桃仁10g,牛膝15g。加减法:若苔黄厚腻明显,加白蔻仁10g、竹茹10g以芳香化湿;若腿痹痛明显,加蜈蚣2条、乌梢蛇10g以通络止痛。
3.气滞血瘀
证候特点:近期腰部有外伤病史,腰腿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俯仰困难,痛处拒按,舌紫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推荐方剂:复元活血汤加减。
基本处方:柴胡10g,天花粉15g,当归10g,红花5g,生甘草5g,炮山甲10g(先煎),大黄(酒浸)10g,桃仁(酒浸)10g。
加减法:若疼痛明显,可加香附10g、泽兰15g以加强行气活血止痛。
4.肾气不足
证候特点:腰腿酸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腰腿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形羸气短,肌肉瘦削。舌质淡,苔薄,脉沉细。
治法:偏于阴虚者治宜滋补肾阴,方选左归丸加减。偏于阳虚者治宜温补肾阳,方选右归丸加减。
推荐方剂:左归饮或右归饮加减。
基本处方:左归饮:熟地20g,山药15g,枸杞子10g,炙甘草5g,茯苓15g,山茱萸10g。右归饮:熟地20g,炒山药15g,山茱萸10g,枸杞15g,炙甘草10g,姜杜仲10g,肉桂3g,制附子15g(先煎)。
加减法:若面色苍白,神疲纳呆,加黄芪30g、党参15g以补益气血;若口咽干燥,加麦冬15g、玄参15g以养阴生津;若食少便溏,加党参20g、砂仁10g(后下)以补气健脾。
(二)手法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法是治疗方法之一。一般建议使用轻柔、温和的手法,起到提高神经肌肉调节功能、减少或矫正筋骨失衡、增大椎间孔、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常用的手法:①患者取俯卧位,胸部垫薄枕,触诊寻找腰部及臀部压痛点,按法、滚法放松腰背肌肉,采用点穴手法以消除痛点;②取侧卧位行斜扳摆腰,重点为健侧卧位,注意询问患者疼痛及放射痛程度,以疼痛消失的位置为最佳斜扳角度,如果疼痛缓解不明显,医者可将腿置于患者双腿之间向上提拉,辅助完成大角度前屈,动作柔和,循序渐进;③再取仰卧位行屈髋抱膝滚腰扩大椎管及神经根管体积,医生可在患者头尾帮助滚动,以使患者放松腰部肌肉,防止使用暴力;④治疗后采用体位维持:如弯腰步行、严格卧床(半卧位),防止过伸。每2天1次,连续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
(三)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腰痹通胶囊: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行气止痛。适用于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2丸,一日2次。一般7天为1个疗程,需要重复3个疗程。
(2)大活络胶囊:祛风,舒筋,活络,除湿。适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肢体疼痛,手足麻木。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宜饭后服用。30天为1个疗程。
2.针灸
(1)体针:选用华佗夹脊、八髎,双侧秩边、委中、承山、光明,可加电针,每天1次,每次30分钟左右,10次为1个疗程。循经主要取穴以下肢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腧穴为主。
(2)灸法:使用普通艾条温通督脉以及双下肢经脉,急性期可以使用雷火灸做腰背部和下肢经脉治疗。
(3)薄氏腹针:适用于早、中期经络痹阻不通,腰腿疼痛麻木者;取穴以引气归元,加气旁、气穴、外陵、下风湿点。
3.腰椎屈曲位牵引术
腰椎屈曲位牵引术适用于非急性期、无明显神经功能损害的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牵引重量:体重≤50kg为25kg,体重每增加5kg,牵引重量增加1kg。选用腰部屈曲位或俯卧位持续牵引,每次20分钟,每天1次。
(四)西医治疗
大多数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缓解,非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一般治疗,休息,腰围制动,药物治疗,封闭治疗等。如果非手术治疗3个月无效,自觉症状明显且持续性加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或出现明显的神经根痛和明确的神经功能损害,尤其是严重的马尾神经损害;以及进行性加重的腰椎滑脱、侧弯伴随相应的临床症状出现,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1.理疗
常规的物理治疗,主要有光疗(包括红外线光疗、激光疗法),电疗(离子导入法、低频电疗、中频电疗、高频电疗),热疗(热敷、蜡疗、透热疗法等)。
(1)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
1)双氯芬酸钠:每次75mg,1日1次。
2)塞来昔布胶囊:每次200mg,1日1~2次。禁忌证: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
(2)神经营养药物
1)维生素B1:每次20mg,每日3次。
2)维生素B12:每次500μg,肌内注射,每日1次。
3)甲钴胺片:每次500μg,口服,每日3次。
4)甲钴胺针:每次0.5~1mg,肌内注射或静脉推注,每日1次。
2.封闭治疗
常用骶管封闭术或椎管内封闭术。
(顾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