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变

第四节 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临床特征为多尿、多饮、多食及消瘦,即“三多一少”症状,同时伴有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代谢障碍。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导致肾、眼、神经、心脑血管等多脏器和组织的慢性损害,引起其功能障碍及衰竭,且无法治愈。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而威胁生命。

糖尿病与中医学“消渴病”相类似,其并发症可归属于“虚劳”“胸痹”“中风”等范畴。

糖尿病患病率正在逐渐上升,现已成为发达国家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根据我国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接近11.6%,糖尿病前期率为50.1%。换言之,中国约有1.139亿糖尿病患者,且半数成年人徘徊在糖尿病边缘。因此,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