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疗

三、治疗

(一)体针疗法

1.处方

取穴分为两组,一组取天突、廉泉、翳风、耳门、下关、颊车,另一组取合谷、后溪、内关。两组穴位交替或同时取用。

2.操作方法

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向下沿胸骨后平刺天突1.2±0.2寸(不留针),向舌根斜刺廉泉0.6±0.2寸,直刺翳风1.0±0.2寸,张口直刺门0.8±0.2寸(不留针),直刺下关1.2±0.2寸,斜刺颊车1.0±0.2寸。直刺合谷1.2±0.2寸,直刺后溪0.8±0.2寸,直刺内关1.2±0.2寸。张口直刺耳门,用较强捻转手法行针10~30秒,不留针。针刺天突时,用较强的捻转手法行针10~30秒,不留针。针刺天突、廉泉、翳风、天柱时,一定要严格把握针刺深度和针刺方向。每天针刺1~2次,除天突、耳门之外,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3~5次,均用较强的捻转手法行针,捻转的幅度为3~4圈,捻转的频率为每秒3~5个往复,每次行针10~30秒。

(二)电针体穴疗法

1.处方

电针体穴疗法与体针疗法的选穴相同。取穴分为两组,一组取天突、廉泉、翳风、耳门、天柱、下关,另一组取合谷、后溪、内关。两组穴位交替或同时取用。

2.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进针操作与体针疗法一样,第二步为电针疗法操作方法。第一步操作完毕后,在两组穴位之间,连接电针治疗仪的两极导线,采用疏密波,刺激量的大小以出现明显的局部肌肉颤动或患者能够耐受为宜。每次电针治疗20分钟,每天治疗1~2次,每次电针6~8个穴位即可。没有接电疗仪的穴位,按普通体针疗法进行操作。

(三)耳针疗法

1.处方

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脑干、舌、咽喉。

(2)配穴:取另一侧的脑点(缘中)、神门。

2.操作方法

常规消毒后,用28号0.5~1.0寸毫针斜刺或平刺耳穴。每天针刺1~2次,每次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均用较强的捻转手法行针,捻转的幅度为3~4圈,捻转的频率为每秒3~5个往复,每次行针10~30秒。

(四)电针耳穴疗法

1.处方

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脑干、舌、咽喉。

(2)配穴:取另一侧的脑点(缘中)、神门。

在上述耳针疗法处方的基础上,选取单侧的体穴内关后溪、合谷(双侧交替使用)。

2.操作方法

常规消毒后,用28号0.5~1.0寸毫针斜刺或平刺耳穴。用28~30号毫针,直刺内关1.2±0.2寸,直刺后溪0.8±0.2寸,直刺合谷1.2±0.2寸。然后在耳穴与内关、后溪、合谷之间分别连接电针治疗仪的两极导线,采用疏密波,刺激量的大小以出现明显的局部肌肉颤动或患者能够耐受为宜。每次电针6个穴位(主穴、配穴交替使用),每次电针20分钟。每天治疗1~2次,没有接电疗仪的耳穴,按普通耳针疗法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