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医学认识
中医学认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特点是内热伤阴耗气,日久可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如加以外感温热、湿热、热毒之邪,都可能更伤阴液:调养失宜,或失于治疗,或治疗用药不当,如过用燥烈药石,过用利尿、攻下之剂,或患有其他疾病,或发生外伤等,均有可能影响血糖控制,加重内热伤阴病机,内热化燥,进一步损伤阴液,导致阴虚液竭之变局。肾阴受伤,阴虚内热而肝旺,肝气横逆而犯脾胃,肾不能主一身之气化而化生浊毒,进一步则可阻滞气机,蒙蔽清窍,故可见“呕逆”“神昏”;燥热伤阴,阴亏液竭,气脱亡阳,进一步又可发生“厥证”“脱证”危证。气虚阴竭,又可加重血瘀,可成为发生胸痹心痛和中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