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断

四、诊断

(一)临床诊断重点

放在病史和体格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尤为重要)及其他特殊检查。

(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在3次以上。

(2)伴有粪便量和性状的改变,每日量超过200g(200mL)以上,为不成形稀便。

(3)病程持续或反复超过4周。

(二)病史和症状

病史和症状包括年龄、性别、出生地、工作环境等,病史方面注意:起病时季节、地方性、散发性、集体性、流行性;急性发作或慢性、反复发作性;病状方面:腹泻情况,其他胃肠道症状;腹部疼痛部位,性质,过程,与排便关系,呕吐、里急后重;粪便质量,水样便、脓血便、黏液便等;全身情况有无发热、失水、休克、贫血、消瘦等;其他肠外症状,如关节炎、皮疹。

(三)体征

注意全身情况,如恶病质、贫血、消瘦、失水、黄疸、出血等。腹部应重点检查,注意有无隆起及位置。寻找压痛点和包块、所在部位、大小形状、硬度、移动性、压痛等。肛门指检不容忽视。如发现压痛、手套带血,为直肠炎性变;如触及包块、硬结、带血,应怀疑结肠癌;腹壁漏管的出现应怀疑克罗恩病。

(四)鉴别诊断

1.是否腹泻

腹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溏稀为特征。有些患者仅大便次数增多而不伴有粪量和性状的改变(稀烂不成形,每日量未超过200g),则不能诊断为腹泻。

2.是否慢性腹泻

腹泻病程呈急性发作,未超过两个月者,属急性腹泻,不属慢性腹泻,如急性菌痢、霍乱、急性中毒性肠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