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志赋并序
愈既从陇西公平汴州,其明年七月,有负薪之疾,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其辞曰:居悒悒之无解兮,独长思而咏叹;岂朝食之不饱兮,宁冬裘之不完。
昔余之既有知兮,诚坎轲而艰难;当岁行之未复兮,从伯氏以南迁。凌大江之惊波兮,过洞庭之漫漫;至曲江而乃息兮,逾南纪之连山。嗟日月其几何兮,携孤嫠而北旋;值中原之有事兮,将就食于江之南。始专专于讲习兮,非古训为无所用其心;窥前灵之逸迹兮,超孤举而幽寻;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
考古人之所佩兮,阅时俗之所服;忽忘身之不肖兮,谓青紫其可拾;自知者为明兮,故吾之所以为惑。择吉日余西征兮,亦既造夫京师;君之门不可迳而入兮,遂从试于有司;惟名利之都府兮,羌众人之所驰,竞乘时而附势兮,纷变化其难推;全纯愚以靖处兮,将与彼而异宜。欲奔走以及事兮,顾初心而自非。朝骋骛乎书林兮,夕翱翔乎艺苑;谅却步以图前兮,不浸近而愈远。
哀白日之不与吾谋兮,至今十年其犹初!岂不登名于一科兮,曹不补其遗余。进既不获其志愿兮,退将遁而穷居;排国门而东出兮,慨余行之舒舒。时凭高以回顾兮,涕泣下之交如;戾洛师而怅望兮,聊浮游以踌躇。假大龟以视兆兮,求幽贞之所庐;甘潜伏以老死兮,不显著其名誉。非夫子之洵美兮,吾何为乎浚之都;小人之怀惠兮,犹知献其至愚。固余异于牛马兮,宁止乎饮水而求刍?伏门下而默默兮,竟岁年以康娱。时乘闲以获进兮,颜垂欢而愉愉;仰盛德以安穷兮,又何忠之能输?
昔余之约吾心兮,谁无施而有获?嫉贪佞之洿浊兮,日吾其既劳而后食。惩此志之不修兮,爱此言之不可忘,情怊怅以自失兮,心无归之茫茫。苟不内得其如斯兮,孰与不食而高翔?抱关之阮陋兮,有肆志之扬扬。伊尹之乐于畎亩兮,焉贵富之能当?恐誓言之不固兮,斯自讼以成章。往者不可复兮,冀来今之可望。
【译文】
我跟随陇西公董晋平定汴州,第二年(797)七月,得了病,在家中休养,写了这篇《复志赋》。赋的内容是:
我独居在家,心情郁闷而无法排解,只有幽思和长叹来相伴;既不是为了吃不饱饭,也不是因为冬日的皮衣不能暖身。
在过去的岁月里,从我懂事起,真是经历了多少的坎坷和艰难;我还不满十二岁,就随着兄长奔波到南方。渡过了惊涛骇浪的长江,也跨越了漫漫水流的洞庭湖;一直到韶州的曲江县才居住下来,这里已经是迈过了南方的重重山脉。
日子过了没有多久,死了兄长的我又与孤侄寡嫂回归北方;这时正是中原战乱纷争的时期,我们只好在江南一带安置下来。从那时开始我才专心致志于学习,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古人的遗训当中。
我探窥前代圣贤们的足迹,都是一些孤独先行而自辟蹊径的道路;如今我既认识了前进的道路,再加上努力的追赶,又怎么知道我不能赶得上他们的事业呢?
考察一下古人所佩戴装饰的高雅,再回顾一下当世人所装扮的粗俗;我忘记了自己有什么过错,认为高官厚禄俯首可拾;古人说自知的人才能明达事理,这正是我为什么会迷惑的原因。
选择了良辰吉日我西行去长安,进了慕名已久的都城;国君的宫门并不能直接进入,因此我就到政府部门参加选举考试;这里是功名利禄的目标所在,也是众人纷纷追逐竞争的地方;都在及时地趋炎附势,变化纷纭实在难以把握;如果你还是愚木地静处守己,就与这种潮流相背而不合时宜。
我也曾想奔走于权贵之门而获取晋身的机会,想起自己当初的愿望便又自己非难随波逐流的方式。所以我仍然是朝夕都沉浸在诗书六艺的海洋里而无动于衷;这样就好比想要前进却又在退着走路,不仅没有靠近反而离得更远。
我哀叹这盛明的时代不给我机会,至今十年的追求却还停留在原来的地方!难道我没有在科举考试中登名及第?但这样一个荣誉实在于事无济。
既然求得进官不能如愿,我就想退而隐遁在自己的穷居陋室之中;推开都城的大门而东出,我一路嗟叹着缓缓而归。时不时地登高将来路回顾,我涕泪交流而不能忘怀;到了洛阳我惆怅远望,日日遨游而踌躇不决。
曾借龟卜来观人生的征兆,想寻找我隐居的寄托之处;我甘愿隐逸蛰伏而终老此身,不想再追逐那显著的声名和荣誉。
如果不是因为董晋先生的高尚品德使我崇敬,我是不会到汴州来做观察推官的。鄙薄的小人如果得到恩惠,尚且知道奉献自己愚笨的才识;我既与牛马有着本质的区别,岂能只想着饮水和求得刍草?我栖息在董公的门下而默默无闻,终年累月只知道优游娱兴。
经常乘闲而被董公所接见,和颜悦色在一起愉快地共事;我敬仰董公的盛德而安心于穷困,忠直的心思又怎能被朝廷官府接纳?
过去我曾经这样约束自己:没有付出就不能企盼收获。因此我讨厌贪佞的小人无所作为,而只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劳来获得衣食。有戒于这一志向的未加修炼,而爱好这一誓言不能忘却;心情惆怅而若有所失啊,仿佛没有出路而深感渺茫。
如果心中没有这样的高尚志向,我又与谁能不食而高飞于空中呢?处在简陋的居室之中,我却意气洋洋。贤明的伊尹也曾乐于在田亩之中耕作,这岂是富贵功名所能比拟的生活?
我恐怕自己的誓言不能长久留存,所以吟涌成章以作铭鉴。过去的岁月虽然没法追回,希望将来的日子仍可寄托自已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