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自然诗

谢自然诗

果州南充县,寒女谢自然,童騃无所识,但闻有神仙。轻生学其术,乃在金泉山,繁华荣慕绝,父母慈爱捐。凝心感魑魁,慌惚难具言。一朝坐空室,云雾生其间,如聆笙竽韵,来自冥冥天。白日变幽晦,萧萧风景寒。檐楹踅明灭,五色光属联。观者徒倾骇,踯躅讵敢前。须臾自轻举,飘若风中烟。茫茫八纮大,影响无由缘。里胥上其事,郡守惊且叹,驱车领官吏,甿俗争相先。入门无所见,冠屦同蜕蝉,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傅。余闻古夏后,象物知神奸,山林民可入,魍魉莫逢旃。遥迤不复振,后世恣欺谩。幽明纷杂乱,人鬼更相残。秦皇虽笃好,汉武洪其源;自从二主来,此祸竞连连。木石生怪变,狐狸骋妖患。莫能尽性命,安得更长延。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奈何不自信,反欲从物迁。往者不可悔,孤魂抱深冤;来者犹可诫,余言岂空文。人生有常理,男女各有伦,寒衣及饥食,在纺织耕耘。下以保子孙,上以奉君亲,苟异于此道,皆为弃其身。噫乎彼寒女,永托异物群。感伤遂成诗,昧者宜书绅。

【译文】

果州南充县有个贫寒的女子,名叫谢自然。她痴呆木讷没有什么知识,只是听说世上有所谓的神仙就妄然信从。于是就起了轻生的念头而去学习仙术,一个人去了金泉山修习道术。

世上的繁华荣誉她都纷纷弃绝,甚至将父母养育的慈爱也都抛在了脑后。她集中思想,一心一意地去感应魑魅,恍惚的神情很难一一呈述出来。

有一天她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感到有云雾生腾在其间。好象听到了来自冥冥之中的笙竽之乐。白天一下子变得幽暗阴晦,萧萧的风景也令人不寒而慄。屋檐和楹梁也忽明忽暗,五色的光芒不停地变更。在旁观看的人都只剩下了惊骇的神色,徘徊在屋前不敢走近。

过了不久谢自然的身体忽然轻盈升起,飘飘然象风中袅袅的云烟。茫茫的八极辽阔无边,也丝毫见不到她的身影和语声。乡里的保甲将这件事汇报到了上司那里,郡中的太守听后也既吃惊又感叹。

于是带领着官吏驱车前往,村里的百姓也都纷纷赶去观望。进门之后什么也看不到,只有衣冠鞋袜象蝉蜕下的壳一样丢在屋里。人们纷纷传说着这神仙的故事,确凿而流传不已。

我听说在远古的夏朝,夏禹在鼎上铸上万物使人们知道神奸的区别。于是可怕的山林当中百姓也可以任意出入,魍魉鬼怪也再不会遭逢。

但后世相隔年久,这种良好的风气再也没能振兴,任意欺骗的事越来越盛。阴间和人世纷乱杂陈,人与鬼怪也互相残害。秦始皇虽然也笃好长生之术,汉武帝更是开辟了各种装神弄鬼的渠道。

自从这两代君主的倡导以来,这种灾祸竟然就联绵不绝。树木和山石中也生变出各种怪异,狐狸也变幻各种的妖患。一个人不能理解性命的终极,又怎么能更延长自己的人生?人类处在万物当中,是最有知识的生物。

为什么就没有一点自信,反而要随着世俗的看法而改变思想?已经过去的时代再也无法追悔,那些上当的孤魂也只能抱冤长恨。

但未来的日子却还是可以有所警诫,那么我说的这些话也就不会是一纸空文。人生在世有一定的常规之理,男女之间也有各自的秩序。

寒冷而穿衣,饥饿而吃饭,都要依靠纺织和耕耘的劳作。向下要保护自己的子孙幸福,向上要奉养自己的君王和父母安逸。如果违背了这些道德伦常,都是舍弃身体与生命的错误做法。

可叹那个贫寒的女子谢自然啊,将永远只能身处在异类当中。伤感于这件事情而写下这首诗歌,那些仍然愚昧的人应该把它抄写在带子上时时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