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颂

伯夷颂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

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

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

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

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贤也,抱祭器而去之;

武王周公圣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

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繇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谓士者:一凡人誉之,则自以为有余;一凡人沮之,则自以为不足。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

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

虽然,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译文】

士人特立独行,只求符合道义,而不去理会人们的是非议论,这都是豪杰之士,深信道义而又很了解自己的人。

一家人都认为不对,而仍然身体力行、毫不迷惑的人,很少;

至于一国一州的人都认为不对,而仍然身体力行、毫不困惑的人,大概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人;

如果整个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而仍然身体力行、不感到困惑的人,那千百年来就只有一个人。

伯夷,就是这样一个穷天地、亘万世而不管的人。

他的光辉,日月不足以同他相争;他的高峻,泰山不足以与之相较;他的伟大,天地不足以容纳!

当殷朝灭亡、周朝兴起的时候,微子贤孝,抱着段商祭祀器具离开国都隐居;

武王、周公是圣人,率领天下的贤能才士同天下诸侯一道攻打商都:不曾听说有谁非议这件事情的。

可伯夷、叔齐却独独认为这样做不对。

殷朝已经灭亡了,天下都以周朝为宗主,而唯独这两人却以食周粟为耻,饿死而不顾。

由此看来,他们难道是有所求才这样做的吗?是因为他们深信道义而且又很了解自己啊!

而现在所渭的士人,听到一个人的赞扬就自以为德行有余,听到一个人的毁誉就自以为德行不足。

这些人都不是圣人,自当如此。而圣人,是千百年人们学习的榜样,所以我:

“象伯夷这样的人,特立独行,是穷尽天地、横亘万世而不顾的人。如果没有他和叔齐两人,后世的乱臣贼子就会接连不断地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