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相乳

猫相乳

司徒北平王家猫有生子同日者,其一死焉。有二子饮于死母,母且死,其鸣咿咿。其一方乳其子,若闻之,起而若听之,走而若救之,衔其一置于其内,又往如之,反而乳之若其子然。噫,亦异之大者也!

夫猫,人畜也,非性于仁义者也;其感于所畜者乎哉!北平王牧人以康,伐罪以平,理阴阳以得其宜;国事既毕,家道乃行,父父子子,兄兄弟弟,雍雍如也,愉愉如也,视外犹视中,一家犹一人:夫如是,其所感应召致,其亦可知矣。易曰“信及豚鱼”,非此类也夫?

愈时获幸于北平王,客有问王之德者,愈以是对。客曰:

“夫禄位,贵富人之所大欲也。得之之难,未若持之之难也。得之于功,或失于德;得之于身,或失于子孙:今夫功德如是,祥祉如是,其善持之也可知已。”既已,因叙之为猫相乳说云。

【译文】

司徒北平王家里有两只猫同一天生产,其中一只母猫死掉了。

有两只小猫吸吮那只快死的母猫的奶,母猫快死了,两只小猫发出悲哀的叫声。

另外一只母猫正在喂奶,好像听到了叫声,站起来好像倾听的样子,跑过去好像救人的样子。

用嘴叼起一只小猫放回自己的窝里,又返回窝里喂养那两只小猫,像是自己的小猫一样。

唉,这也是奇异之极的事情!

猫,是人畜养的,并没有讲仁义的天性,莫非是被喂养它的人所感动的吗?

北平王治理百姓使之安康,讨伐罪恶平定乱局,理顺阴阳关系找到适宜之法;国事已经做完,家道就畅行,父亲像父亲的样子,儿子像儿子的样子,兄长是兄长,弟弟是弟弟,和谐的样子,快乐的样子,看外表就像看到内心,一家人就像一个人:像这样,他感应他家的母猫做出那样的善行,也可以知道了。《易经》上:

“信及豚鱼”,莫非说的就是这一类情形?

当时我有幸得到北平王的识用,有客人问到北平王的德行,我用上面这事作答。

客人:

“禄位,是富贵人家所非常想往的。得到它虽然很难,但没有保持它难。可能因功劳而获得禄位,也许会因无德而失去;可能自己获得禄位,子孙后代会失去:现在(北平王的)功德像你说的这样,祥祉也像你说的这样,他善于保持禄位也可以知道了。”

之后,我顺便把这件事记叙下来写成《猫相乳》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