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斗书后记
2025年08月10日
科斗书后记
愈叔父当大历世,文辞独行中朝,天下之欲铭述其先人功行取信来世者,咸归韩氏。
于时李监阳冰独能篆书,而同姓叔父择本善八分,不问可知其人,不如是者不称三服,故三家传子弟往来。
贞元中,愈事董丞相幕府于汴州,识开封令服之者,阳冰子,授余以其家科斗孝经,汉卫宏官书,西部合一卷,愈宝蕃之而已暇学。
后来京师,为门博士,识归公。归公好古书,能通之,愈曰:
“古书得其据依,盖可讲。”因进其所有书属归氏。
元和来,愈亟不获让,嗣为铭文,荐道功德;思凡为文辞宜略识字;
因从归公乞观二部书,得之,留月余。张籍令进士贺拔恕写以留愈,盖得其十四五,而归其书归氏。
十一年六月四日右庶子韩愈记。
【译文】
我的叔父在大历时期,文辞独霸朝中,天下想用铭文追述先人功德美行、取信于后代的,都要请我叔父代笔。
当时李阳冰独能写篆书,我的同姓叔父韩择夫擅长写八方书,不用问就可以知道是他们,不这样的话就不叫做三服了,所以三家弟子,子弟彼此往来。
贞元中期,我在汴州董丞相幕府里做事,结识开封令李服之,他是李阳冰的儿子。
把他的家传科斗《孝经》、汉代卫宏的《官书》送给我,两本书合成一卷,我像宝贝一样藏着它,没有时间阅读学习。
后来我调入京师,做四门博士,结识了归公。
归公爱好古书,能够精通,我:
“古书得到它所据依的,就可以讲解。”
于是把这两本古书转赠给归公。
元和以来,我多次不推让,继承叔父之志写作铭文,歌功颂德;想到大凡写铭文应该大略识得许多字,于是向归公借看那两部古书,借到之后,留看了一个多月。
张籍让进士贺拔恕抄写下来留给我,总共抄得十分之四五,便把书还给了归氏。
元和十一年(816)六月四日右庶子朝愈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