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三贤赞
王充者何?会稽上虞。本自元城,乌来徙居。
师事班彪,家贫无书,阅书于肆,市肆是游,
一见诵忆,遂通众流。闭门潜思,论衡以修。
为州治中,自免归欤。同郡友人,谢姓夷吾,
上书荐之,待诏公车,以病不行。年七十余,
乃作养性,一十六篇。肃宗之时,终于永元。
王符节信,安定临泾。好学有志,为乡人所轻。
愤世著论,潜夫是名,述赦之篇,以赦为贼,
良民之甚,共旨甚明。皇甫度辽,闻至乃惊,
衣不及带,屣履出迎,岂若雁门,问雁呼卿。
不仕终家,吁嗟先生!仲长统公理,山阳高平。
谓高干有雄志而无雄才,其后果败。
以此有声,俶傥敢言,语默无常,人以为狂生。
州郡会召,称疾不就,著论见情。
初举尚书郎,后参丞相军事,卒不至于荣。
论说古今,发愤著书,昌言是名。
友人缪袭,称其文章,足继西京。
四十一终,何其短邪,呜呼先生!
【译文】
王充是谁呢?他是会稽上虞人,本来是元城人,后来才迁居到上虞的。
他师从班彪,家里很穷,没有藏书,所以他跑到书肆去阅读,书肆是他常去之地,看书能过目不忘,所以他通晓各种书籍。
旧家后闭门深思,著成《论衡》一书。
他做过州里的治中,后来自请免职归家。
同郡好友谢夷吾上书推荐他,朝廷下诏征用,他因为身体有病没有应征。
他在七十多岁的时候,著成《养性》一书,总共有十六篇。肃宗时候,他在永元去世。
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人。
他喜好学习,有远大志气,因无外家而为乡邻所轻视。
他发愤著述,写成《潜夫论》一书,其中《述赦篇》认为贼害良民百姓最厉害的就是大赦罪犯,论述宗旨非常明晰。
皇甫规听说王符来访,非常惊喜,穿衣来不及束带子,穿上鞋就出来迎接,哪里像雁门守来访时问雁呼卿的怠慢样子。
王符终身没有入仕做官,老死家中。
令人叹服啊,这位先生!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
有一次他对并州剌史高干:
“您有雄心大志却没有雄才伟略。”后来不久,高干果然反叛兵败。
因此仲长统有了名声,洒脱不拘,敢于直言,说话、沉默毫无常理,人们都视他为猛生。
州郡会召集会的时候,他称病不去,著论见情。
开始他被任命为尚书郎,后来做丞相府参军,最终也没有达到显赫地位。
他论说古今,发愤著书,写成《昌言》。
他的朋友缪袭称赞该书足以承继《西京赋》。
他四十一岁时去世。先生的人生也太短暂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