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求荐书

为人求荐书

某闻木在山,马在肆,遇之而不顾者虽日累千万人,未为不材与下乘也;及至匠石过之而不睨,伯乐遇之而不顾,然后知其非栋梁之材、超逸之足也。

以某在公之宇下非一日,而又辱居姻娅之后,是生于匠石之园,长于伯乐之厩者也;于是而不得知,假有见知者千万人,亦何足云。今幸赖天子每岁诏公卿大夫贡士,若某等比咸得以荐闻,是以冒进其说以累于执事,亦不自量已。

然执事其知某如何哉?昔人有鬻马不售于市者,知伯乐之善相也,从而求之;伯乐一顾,价增三倍:某与其事颇相类,是故终始言之耳。某再拜。

【译文】

我听说树木长在深山之中,马匹养在马厩之中,经过它的旁边而不顾看,虽然一天经过千万个人,也不能说树木不是好材,马是劣马。等到工匠经过它的旁边而不正眼看,伯乐从它的身边走过而不看它,才知道树确实不是栋梁之材,马也不是千里好马。凭着我在您的门下已不是一天两天,而且其后又承蒙您约以婚姻之亲,我应该是生长在匠石的园圃中的好材,成长在伯乐的马厩中的俊马;在您这里不被了解,即使看见我的有千万个人,又有什么用呢?现在有幸依靠天子每年诏命公卿大夫贡举贤士,像我这样的人一定都能被推荐而为天子所知,因此我冒险进献我的主张来劳顿执事您,也是不自量力啊!但是执事您了解我到什么程度呢?古代有个人到集市上去卖马,没有卖出去,知道伯乐善于相马,便循从而恳求他;伯乐去看了一眼,那匹马的价格增加了三倍:我同这件事情很相似,因此最终还是说出来了。我再拜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