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七

其七

问:春秋之时,百有余国,皆有大夫士,详于传者,无国无贤人焉,其余皆足以充其位,不闻有无其人而阙其官者;春秋之后,其书尤详,以至于吴蜀魏,下及晋氏之乱,国分如锚铢,读其书,亦皆有人焉。今天下九州四海,其为土地大矣;国家之举士,内有明经、进士,外有方维大臣之荐,其余以门地勋力进者又有倍于是,其为门户多矣;而自御史台、尚书省以至于中书门下省咸不足其官,岂今之人不及于古之人邪?何求而不得也?夫子之言曰: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诚得忠信如圣人者,而委之以大臣宰相之事,有不可乎?况于百执事之微者哉!古之十室必有任宰相大臣者,今之天下而不足士、大夫于朝,其亦有说乎?

【译文】

问:春秋时期,有一百多个国家,都有大夫、士人,史传上详细记载着,没哪个国家没有贤士,多出来的人足够填补所设官位,没听说过找不到人而使官职空缺的;春秋以后,史书记载更加详细,经过吴、蜀、魏三国时期,往下发展到晋国之乱,国家分裂得细小如锱铢,读它们的史书记载,也都是有贤能之人的。

现在,国家拥有九州四海,在土地面积上可以说很大了;国家推举读书人,朝廷内有明经科、进士科,朝廷外有方维大臣的举荐,其余凭门户地位、功勋、武功进取的人又比这多几倍,进取的门径可以说很多了;但是自御史台、尚书省以至于中书省、门下省的职位都没有任命满,难道是现在的人不如古时候的人吗?求谁而得不到呢?孔子说过:

“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忠诚守信的人。”果真得到忠诚信实如孔子的人,而后任命他管理大臣宰相的事务,有什么不可以呢?何况百官执事这样低微的职位呢?古代十户人家中一定有可任宰相大臣的人,现在整个国家之大而没有足够的士人,大夫任职于朝廷,这也有个说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