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士

荐士

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弥漫,派别百川导。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中间数鲍谢,比近最清奥。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搜春摘花卉,沿袭伤剽盗。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后来相继生,亦各臻阃隩。有穷者孟郊,受材实雄骜。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敷柔肆纡余,奋猛卷海潦。荣华肖天秀,捷疾逾响报。行身践规矩,甘辱耻媚芼。孟轲分邪正,眸子看瞭眊。杳然粹而精,可以镇浮躁。酸寒溧阳尉,五十几何耄?孜孜营甘旨,辛苦久所冒。谷流知者谁?指注兢嘲慠。圣皇索遗逸,髦士日登造。庙堂有贤相,爱遇均覆焘。况承归与张,二公迭嗟悼。青冥送吹嘘,强箭射鲁缟。胡为久无成?使以归期告。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彼微水中荇,尚烦左右笔。鲁侯国至小,庙鼎犹纳郜。幸当择珉玉,宁有弃珪瑁?悠悠我之思,扰扰风中纛。上言愧无路,日夜惟心祷。鹤翎不天生,变化在啄菢。通波非难图,尺地易可漕。善善不汲汲,后时徒悔懊。救死具八珍,不如一箪犒。微诗公勿诮,恺悌神所劳。

【译文】

周代的《诗经》三百篇,内容典雅、文采华美、事理通达,从思想到艺术都是后世诗人的典范。曾经由圣人孔子删定,所以我也不敢妄加评定。五言诗产生在汉代,苏武和李陵的作品首先出现五言的名号。

到了东汉建都洛阳的时候,五言诗的风气已经到处弥漫,诗派林立,如百川分导而流归大海。建安时代善于创作五言诗的作者有七位,他们杰出不群的作品改变了东汉以来五言的风气。

曲折连绵,发展到了东晋和刘宋的时代,七子所树立的诗风又渐渐地衰败和消亡下去了。其中所出现的鲍照、谢灵运二人,比起同时代的人来,最为清新奥妙。

齐梁和陈隋时代的许多作品如同蝉叫一样,在内容上都是描写风花雪月,文字上抄袭前人的词语。本朝的文学十分兴盛,这其中陈子昂开始走向了高潮。创作的勃然兴盛是由李白、杜甫开创,各种各样的作家都被李杜二人的成就压下去了。后来相继,出现的诗人,也都能登堂入室,在诗坛上作出自己的贡献。

有一位贫穷的志士叫孟郊,他的才干就象雄伟的骏马一样。他的眼光能够洞察古今,在事物的表象之外发现自然和生活的美。他的诗作语言苍劲有力,平稳顺畅而力量之大超过了古代大力士奡。在表达委婉幽美的感情时,能够做到变化多姿,在表达激昂的感情时,则好象大海鼓浪一样有力。

文采的绚丽取法于天然的美丽,文思的敏捷胜过声音的回响。他为人正直而循规蹈矩,甘于贫贱的下位,而耻于向当权的人献媚。

孟轲曾经说,判别一个人品质的邪正可以根据他眼神的明亮与虚怯来作定论。孟郊的品德正如他的眼神一样朴质而精深,使接近他的人能去掉浮躁的心绪。他担任了酸寒微贱的溧阳县尉官职,五十岁的年龄已经垂垂而老了。他孜孜不倦地奉养母亲,不避辛苦,可以说是笃尽孝道。

那些流俗之辈有谁能了解他的为人呢?手指目注都竞相嘲笑和鄙视他。当今圣明的皇上在寻找遗佚的志士,那些真正的俊杰都能得到提拔和晋升。庙堂之上也有贤德的宰相,对于贤士的关心和爱护能够一视同仁。更何况孟郊也遇到过归崇敬和张建封,这两位大臣对孟郊的坎坷命运也一再表示惋惜和同情。

如果他们能在朝廷之上推荐孟郊,应该能象强有力的箭矢一样可以射穿鲁国的薄绸吧!但为什么他许久以来都没有成功的可能,最终只好以归家的日期来告诉我呢?从此后你将在霜风中看那佳菊的凋零,在佳节的重阳里享受风吹落帽的宴饮。

想到你从此将诀别而去,触景生情更增添我恋恋不舍的感受。那种微小的芹菜,人们还要挑挑拣拣,拨了回去。鲁侯的国家虽然很小,仍重视郜鼎一类的重器。正应该辨别美玉和石头的区别,哪有遗弃了珪瑁一类珍贵的玉呢?我的心中充满了忧思,翻腾起伏,就象纛旗在狂风中猛烈卷动。我惭愧自己没有向上进言的路子,只好日日夜夜通过心中的祝愿为你祈福。

仙鹤的翅膀并不是天生就有的,须经孵化的过程才能展翅奋飞。对你来说走向大海乘风破浪并不难得,只要有人推荐,就象稍微移动尺寸之地就可移到大海一样。如果不急切地爱护人才,时间过后就会徒自懊悔。为了救一个将要饿死的人,与其去准备许多名贵的食品,还不如立刻把一箪普通的饭食送去。我的小诗敬请圣明的相公不要讥笑,如果可能,还请您和易近人,关心人才,为人才的培养费神操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