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伴随数论证
2025年09月26日
10.2.4 伴随数论证
论证过程中,以单个原模A为代表。透彻分析后,再推广到B,C,D等原模。
伴随数α的定义:假定A为本模,“确定一个数α,相对于模A与1同余,相对于其他模的乘积与0同余”,可表示为:
α≡1(mod A)≡0(mod B)≡0(mod C)≡0(mod D)。
伴随数的值“α是由式子1/BCD等(mod A)的一个值(最好是最小值),用BCD等所乘”。式子1/BCD等(mod A)相当于现今我们熟悉的同余式:
(BCD等)x≡1(mod A)。
满足这个同余式的任何“一个值”,都使左侧的(BCD等)x,对于模A,与1同余。这些值中,当然“最好是最小值”。
再看所乘的项“BCD等”,保证伴随数α内含所有因子,能整除B,C,D等中任一个,与0同余,符合定义所说“相对于其他模的乘积与0同余”,即:
α≡0(mod B)≡0(mod C)≡0(mod D)。
最后看两项的乘积。构成的乘积α是新同余式
(BCD等)x≡BCD等(mod A)
的解,即系数(BCD等)与模A互素,新同余式约去系数和常数的最大公约数(BCD等):
α≡1(mod A),
对原模A,伴随数α满足:
α≡1(mod A)≡0(mod B)≡0(mod C)≡0(mod D)。
最后,推广到B,C,D等一般情况,“同样的论证对其他模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