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 物不知数题原文
2025年09月26日
10.3.1 物不知数题原文
公元4世纪《孙子算经》的物不知数题,原文是: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答曰:二十三。
术曰:三三数之剩二,置一百四十;五五数之剩三,置六十三;七七数之剩二,置三十。并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一十减之,即得。凡三三数之剩一,则置七十;五五数之剩一,则置二十一;七七数之剩一,则置十五。一百六以上,以一百五减之,即得。
由此而提炼归纳出的定理,一般称作孙子剩余定理,世称中国剩余定理[3]。
古代民间长期流传着类似的数学游戏,名称很多,如隔墙算、翦管术、秦王暗点兵、韩信点兵、鬼谷算等。
1592年,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算法统宗》一书所载孙子歌,远渡重洋,输入日本,以口诀形式介绍了70,21和15三个数字的妙用: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月半,除百令五便得知。
1881年,德国学者马蒂生首先指出,4世纪《孙子算经》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和高斯方法一致。此后西方著作中就将上述解法称作中国剩余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