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1 日行一度
2025年09月26日
16.2.1 日行一度
古人以太阳一天的视角差作一度,来测量一段时间中月亮、五星等天体的运行。
东汉《续汉书·律历志下》描述为:“天之动也,一昼一夜而运过周,星从天而西,日违天而东,日之所行与运周,在天成度,在历成日。”
太阳一日一度,一年一周。据四分历(85年)“周天度”和乾象历(223年)“天度”之说,我们称太阳一年这一圈为天度圈。
四分历一岁日,四分历天度圈等分成
份。
三统历一岁日,三统历天度圈就等分成
份。
天度圈概念在中国历法史上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怎样估计都不会过高[4]。
早期历法中较为精确的日行值,往往是利用周天一年的天度圈,通过平摊而求得的。
例如,西汉初《淮南子·天文训》上有这样一句:“十二岁而行二十八宿。日行十二分度之一,岁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十二岁而周。”这就是说,一岁日,天度圈
度。岁星十二岁而行一周,12岁平摊,岁星一年行
度。算到岁星一天行
度/日,为岁星日行率。再反过来,1年行
度/日×365
日=30
度。12年行30
度/年×12年=
度。可知,十二岁一周,涉二十八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