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4 世经意图

16.3.4 世经意图

刘歆作世经,目的是“以说《春秋》”。班固说过:“至孝成世,刘向总六历,列是非,作五纪论。向子歆,究其微眇,作三统历及谱,以说春秋,推法密要,故述焉。”

《世经》乃是刘歆对古史归纳而成的一份年谱。

从年代学的角度来考虑,上古史料本来零乱,越往古,王朝的年代越难断定。例如,关于周武王伐纣的年代,历代研究提出的年份至少有数十家。刘歆所说,也算其中一家。

岁星纪年法行用期间,古人著书录入当时所见岁星所在,总以实际观察为准。12个星次划分明确,岁星位置清晰可辨,应该并无多大观察误差。

战国时期出现了甘德、石申等著名的天文占星家。从后人引用的著作来看,他们的工作涉及恒星观测、五星位置及运动的观测。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为占星服务的。中国古代占星术在秦汉时代又有重大的发展。

据《开元占经》记载,甘德曾测得木星会合周期为400日。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的行星行度部分中,木星的会合周期为395.44日。

《世经》所载古传史料中的岁星纪年和朔旦冬至,古之纪年条款,除少数用殷历、周历外,大部分用三统历岁术推算过,体现144年超一次。岁星超辰不符合岁星11.86年一周天、约86岁超出一次的真实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