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0.4 朔积年探源

13.10.4 朔积年探源

朔积年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琮《明天历》(1064)“治平元年甲辰岁,朔积年也”[24]

《宋史·律历十五》载:开禧历作者鲍浣之曾批评《统天历》(1199)不用传统上元积年法为“尽废方程之归”[25],印证了秦九韶所说开禧历使用“求朔积年之术,……谓之方程”。

严敦杰先生列举宋元史料,指出宋历求上元积年时相传一种“方程”算法,特征是布算时列出等式多行,“除乘消减”,“约而齐之”,与《九章算术》内解一次联立方程组相类,故借名为“方程”。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周琮《明天历》称:“以方程约而齐之。今须积岁七十一万一千七百六十……”。

严敦杰先生用秦九韶演纪积年法核算过《明天历》,指出:“明天历这段所说的,现在用秦九韶《数书九章》内演纪积年法核算全合。”显而易见,未改进的开禧历演纪积年法,数理一致,也可以核算这段明天历。

因此,完全有理由认为:《明天历》的“朔积年”,是开禧历“求朔积年之术”的先河;《明天历》“以方程约而齐之”,也正是开禧历“闰赢,却与闰缩、朔率、元闰,列号甲乙丙丁四位,除乘消减,谓之方程”一语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