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3 对元数格的研究

15.3.3 对元数格的研究

秦九韶通数格与收数格,内容不深,清代学者主要研究元数格与复数格。

秦九韶元数格认为:

元数者,先以两两连环求等,约奇弗约偶[或约得五,而彼有十,乃约偶而弗约奇]。或元数俱偶,约毕可存一位见偶。或皆约而犹有类数存,姑置之,俟与其他约徧,而后乃与姑置者求等约之。或诸数皆不可尽类,则以诸元数命曰复数,以复数格入之。

秦九韶并未指明“而后乃与姑置者求等约之”一句中的“等”是否“续等”。馆臣在元数格按语中,第一个指明:“皆约而犹有类,俟约遍求等约之者:逐条两两取约毕,犹有二数可约者,求得等数为续等。”

张敦仁在《求一算术》连环相约条中,试图规定两两求等相约的顺序,以求改进:“置各问数识其位,自上而下列之。先以上位与下诸位各求等,依约分术约一存一,为第一变。……每自上而下,以一位与下诸位各求等约之,为一变。讫,各为泛母,……依再约术约一乘一,为一变。讫,各为定母。”显然,张敦仁受秦九韶积尺寻源题求定法的启发,明确概括出上述规格化的算法。但他的“约分术”“再约术”并未摆脱秦九韶奇偶分析法的束缚,这个算法也就无法在数理上达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