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2 本题构思
秦九韶以“问军师获捷,当早点差,急足三名,往都下节节走报”,作为情景。
题答中的“军前至都三千三百里”,除以题问中的“据供甲日行三百里,乙日行二百四十里,丙日行一百八十里”,得到甲11日、乙
日和丙
日。
利用宋时计时系统,用地支表示时辰:(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子正为一日之始。约定各问数度量的总度端,即第一天“当早点差”,统一从卯初5点算起。“酉初为夜”,以“昼六时”为“全日”。
从而演化成题问中所说,“其甲于前数日申末到,乙后数日未正到,丙于今日辰末到”,可以换算成所行“余里”里数。即甲全日到,无余里。乙于未正到,余一百八十里,称为乙行不及全日之余里。丙辰末到,余六十里,称为丙行不及全日之余里。
有必要提一下,余里之前添上几字,所得“不及全日之余里”,实质上还是余数。参见14.5.3“不及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