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4 黄宗宪的反乘率
2025年09月26日
15.4.4 黄宗宪的反乘率
秦九韶大衍求一术只求乘率。黄宗宪《求一术通解》提出一法,兼求出乘率与反乘率。在中国传统数学中,反乘率概念是个创新。
现把原文转录如下。方括号中为原文小字注。
列定母于右行,列衍数于左行[左角上预寄一数],辗转累减[凡定母与衍数辗转累减,则其上所寄数,必辗转累加],至衍数余一即止,视左角上寄数为乘率[若求反乘率,至定母余一即止,视右角上寄数为反乘率]。
按,两数相减,必以少数为法,多数为实。其法上无寄数者,不论减若干次,减余数上仍以一为寄数。其实上无寄数者,减余数上以所减次数为寄数。其法上实上俱有寄数者,视累减若干次,以法上寄数亦累加若干次于实上寄数中,即得减余数上之寄数矣。
求寄数法中列出所有余数,记录运算全过程,比起大衍求一术,在书写格式上有所改进。
我们求解3800x=27y+1。3800满27去之,不满20为奇,27为定。按法计算如下(图15.4)。
图15.4 黄宗宪乘率与反乘率演算
当左边衍数行的余数出现1时,1左上角的寄数23就是乘率。当右边定母行的余数出现1时,1右上角的寄数4就是反乘率。显然,乘率与反乘率都是寄数,在位置上左右相反。
我们可以验算:23是乘率,23×20-17×27=1;4是反乘率,4×20-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