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1 原文
2025年09月26日
12.7.1 原文
《算术研究》第33节讲述,怎样把合数模分解成两两互素模。原文是:
当所有的模A,B,C两两互素时,显然,它们的乘积就是最小公倍数。这种情况下,所有同余式z≡a(mod A),z=b(mod B)等,都等价于一个同余式z≡r(mod R),这里R是A,B,C等的乘积。反过来,可见单一同余式z≡r(mod R)能分解成许多同余式,也就是说,如果R可以以多种方式分解成两两互素的A,B,C等,那么同余式z≡r(mod A),z≡r(mod B),z≡r(mod C)等穷竭这个命题。对于我们来说,这个观察不仅打开了当它存在时发现不可能性的方法,而且在计算上有更令人满意和一流的方法。
第34节说:
如前所说,令z≡a(mod A),z≡b(mod B),z≡c(mod C)。分解所有的模成为彼此互素的因数,A成为A′,A″,A‴等;B成为B′,B″,B‴等;等等。按此方法,A′,A″等,B′,B″等,或者是素数,或者是素数的幂。如果这些数A,B,C中的任一个已经是一个素数或素数的幂,就没有必要把它分解成素数。显然,在所提出条件的地方,我们能代入下列各式:z≡a(mod A′),z≡a(mod A″),z≡a(mod A‴),z≡b(mod B′),z≡b(mod B″),z≡b(mod B‴)。
第35节列出数例:
如果如前(第32节),z≡17(mod 504),z≡-4(mod 35)和z=33(mod 16),那么这些条件能化为下列各式:z≡17(mod 8),z≡17(mod 9),z≡17(mod 7),z≡-4(mod 5),z≡-4(mod 7),z≡33(mod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