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咽喉部损伤

二、咽喉部损伤

(一)咽喉痛

咽喉痛的发生率大约是40%,当气道有出血时其发生率可﹥65%。使用喉罩患者的咽喉痛发生率为20%~42%,面罩通气患者中发生率为8%。幸运的是吞咽痛的持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4~48小时。局部麻醉下插管并不会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反而可能增加其发生概率。

(二)喉和声带的损伤

喉和声带的损伤在气管内插管中并不少见。这与插管人员的经验和技术以及插管的困难程度有关。在一个大样本研究中显示,有6.2%的患者发生严重的损伤,4.5%患者出现声带血肿,1%的患者出现声门上血肿,1%的患者发生声带黏膜撕裂或瘢痕。通过保护性治疗通常可以迅速好转,虽然声嘶可能会持续2周以上。肉芽形成一般继发于插管过程持续时间长,但也可发生于短过程的插管后。喉部肌肉和悬韧带的损伤也有可能发生。有声嘶的患者术前应请耳鼻喉科专家检查。

(三)勺状软骨脱位或半脱位

勺状软骨脱位或半脱位很少发生。影响因素包括创伤性和困难插管、反复的插管尝试、光棒引导插管、逆行插管、使用McCoy喉镜等。然而此类并发症也可发生于插管顺利的患者。勺状软骨脱位或半脱位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因为持续脱位48小时后可能发生纤维化和关节僵硬。

(四)声带麻痹

有许多研究者报道声带麻痹发生于无明显损伤的患者。声带麻痹可能是单侧(声嘶)或双侧的(呼吸道阻塞)。最可能的原因是气管导管套囊位置不正压迫喉返神经。除了头颈部手术的患者,插管引起的喉上神经损伤可导致最多3%的患者发生永久性的声音改变。插管后的声带麻痹通常是暂时性的。避免套囊的过度充气、气管导管插入声门下15mm以上可降低其发生率。声带麻痹也可能有中枢性的原因。损伤的声带可能发生粘连,最终需要手术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