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肾小球功能

二、肾小球功能

(一)肾小球滤过率

GFR是反映肾小球功能的最佳指标。正常GFR约为125ml/min。GFR下降至正常的50%以下才可能被发现。当GFR下降至正常的30%时,即为中度肾功能不全阶段。患者此时仍无任何症状,仅生化检查发现GFR降低(如血清尿素和肌酐浓度升高)。进一步检查常发现其他异常,如夜尿、贫血、乏力、食欲减退和钙、磷代谢异常。

随着GFR进一步降低,开始进入重度肾功能不全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尿毒症的典型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如酸中毒、容量超负荷,以及神经、心脏和呼吸系统改变。在轻度和中度肾功能不全阶段,如并发应激反应,将进一步损害肾功能,并导致明显的尿毒症的症状和体征。当GFR降低至正常的5%~10%时,称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未行肾替代疗法的患者将无法继续生存。临床上多数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的异常可以通过肾移植而逆转,透析治疗的效果则不确切(表12-3)。

表12-3 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及其对透析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反应

续表

(二)血尿素氮

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浓度与GFR降低无直接相关。BUN浓度受非肾因素影响,如运动、出血、类固醇激素,以及组织大量分解。更重要的是,在肾疾病中,GFR降低至正常值的75%时尿素氮才会升高。

(三)肌酐和肌酐清除

肌酐检测是评价整体肾功能的一项检测指标。血清肌酐来源于肌肉组织代谢以及日常蛋白质的摄入。正常值为0.5~1.5mg/dl,妊娠期为0.5~1.Omg/dl。肌酐在肾小球中自由滤过,既不重吸收又不分泌(远端肾单位分泌的肌酐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血清肌酐检测可反映肾小球功能(图12-4),肌酐清除率是GFR的特异性检测指标。肌酐清除率可以由Cockcroft-Gault导出的以下公式进行计算,从中可以看出GFR的降低与年龄、体重以及性别有关:

肌酐清除率(ml/min)=(140-年龄)×瘦体重(kg)/[血浆肌酐(mg/dl)×72]

此值中女性应乘以0.85,因为女性机体的肌肉所占比例较低。

图12-4 血尿素氮、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GFR)之间理论上的关系

由于血肌酐正常值的范围广,除非知道其基础值,否则无法确定代表GFR减少50%的血清肌酐升高50%的数值。同样,尽管血清肌酐值似乎仅仅是轻度升高(1.5~2.5mg/dl),但依赖于肾小球滤过的药物排泄却可能显著降低。相对于尿素氮,血清肌酐浓度和清除率是更好的反映整体肾功能和GFR的指标(表12-4)。但是有些情况下血清肌酐可能发生变化,而GFR不受影响(表12-5)。

表12-4 影响血尿素氮而不影响GFR的情况1

表12-5 影响血清肌酐而不影响GFR的情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