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术后管理

五、术后管理

(一)术后管理模式

手术结束后麻醉管理的目标就是要让患者安全、无痛、舒适地从麻醉状态中快速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而无严重不良反应。胸内手术因其手术创伤大,对患者循环和呼吸系统功能的干扰大,可能潜在的问题有术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低氧血症、体温异常、意识障碍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需要专业人员迅速诊断与治疗。麻醉后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的管理模式,不仅提高麻醉后患者的安全性,而且还可以提高手术室的使用效率,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二)呼吸问题的处理

PACU呼吸问题的处理目标是避免缺氧与减少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如果患者自身能够保持气道通畅(保护性反射恢复,注意食管手术潜在吞咽、咳嗽反射恢复延迟)、神经肌肉接头功能恢复(确认无肌松残余作用)、麻醉药对呼吸的抑制作用消退,在充分膨肺之后可以考虑拔除气管导管。但在此处理过程当中,应避免缺氧,在吸痰、拔管过程中始终供氧。对于胸内手术患者可用潮气量、胸廓起伏、呼吸频率及手握力等来判断潮气量恢复是否足够,没有必要在患者手术恢复早期最需要充分氧供的时候用脱氧自主呼吸观察氧饱和度是否能够维持的方法来判断。

PACU要求气管导管拔除前谨慎评估:①确保拔管后能够保证呼吸道通畅;准备加压面罩和口鼻咽通气道,必要时喉罩;在拔管前应在一定麻醉深度下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包括气管、支气管和口腔,必要时进行气管镜检查;双腔支气管导管在不需要肺隔离后,应将小套囊放气,再次清理呼吸道。②确保拔管后能够保证足够的通气与氧合,带管自主呼吸如下:自主呼吸恢复平稳,呼吸频率﹤25次/min,潮气量﹥8ml/kg(可借助呼吸机采用CPAP通气模式,将压力参数设置为0,通过监测数值来判断);尚未拮抗肌松药如TOF在0.75~0.9,可拮抗一次,使TOF﹥0.9;气体交换达标:FiO240%,血气分析PaCO2﹤5.985kPa(既往有COPD者﹤6.65kPa),PaO2﹥13.3~26.6kPa,SpO2为99%~100%。③拔管前吸氧,适当膨肺,拔管后面罩吸氧,如患者已清醒,可鼓励深吸气、咳嗽交替进行后面罩吸氧。④循环系统拔管前要求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明显活动性出血,胸腔引流量应﹤100ml/h。PACU是清醒后拔管还是麻醉状态中拔管,要因人而异,开放气道的难易程度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其次考虑的是患者的心脏能否承受气管导管刺激所致的应激反应。麻醉早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为清醒拔管创造良好的镇静条件。

拔管后要注意观察是否潜在气道并发症。对气管塌陷或出现严重的皮下气肿、纵隔气肿,可能需要再次气管插管,故在拔管前应常规准备气管插管器具,对于存在困难气道的患者,拔管应慎重,必要时在导管内留置交换导管并准备相应的可视喉镜等设备。对于气管或支气管重建患者特殊的体位造成再次插管困难,应保留气管导管直至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并能够良好配合。

对术前肺功能减退、术中出血、输血量大、手术创伤大等潜在急性肺损伤患者,可考虑带气管导管回ICU行呼吸支持治疗。

(三)循环问题的处理

PACU中可以通过监测心电图、血压、中心静脉压及观察患者的末梢循环等来判断患者的循环功能。胸腔引流液的量、色均是观察的重点。拔管前后的吸痰要注意既要吸净分泌物,又要防止患者剧烈咳嗽造成血管结扎线脱落。如果突然血压下降,首先要排出血,如果大出血,及时开胸止血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一旦拖延则有可能延误抢救时机。血压是反映循环功能的综合指标,血压降低一定要查明原因,切忌仅用升压药治标。在PACU中最常见的循环系统并发症是高血压,尤其是术前有高血压且控制不佳的患者,排除疼痛因素外,可以用硝酸盐类或钙通道阻断药或乌拉地尔等控制血压,以免引起心脑血管意外。其次,胸科手术中,较常见的是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对于无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房颤患者,在PACU中首先调整其内环境,包括水电、酸碱、血气、温度等,然后可以在镇静下行电复律,以消除房颤的危害。对于全肺切除术后的患者,在搬动和改变体位时,注意操作轻柔,避免纵隔摆动对生命体征的干扰。

(四)疼痛的处理

术后镇痛是胸内手术麻醉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镇痛不仅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增加通气量,还有利于咳嗽、排痰,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目前采用多模式全程镇痛的模式,静脉自控镇痛(PICA)、硬膜外自控镇痛(PECA)、椎旁神经或肋间神经阻滞等镇痛方法及中枢、外周镇痛药的联合应用可发挥良好的镇痛作用,使得胸科手术后疼痛已非PACU中的主要问题,偶有患者主诉疼痛,加用少量镇痛药物多能缓解。

(五)苏醒延迟与躁动的处理

苏醒延迟偶见于老年肝功能不良者,应用氟马西尼可能促进恢复。躁动重在预防,术前良好准备,完善的麻醉计划,恰当的麻醉用药,术中良好的循环、呼吸功能维护,对于预防躁动乃至术后谵妄均有意义。小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在麻醉早期应用,不但可以减少术中麻醉用药,而且其加强镇静、镇痛效果对于预防术后躁动、谵妄及寒战不适均有良好的作用。

(六)低体温的处理

低体温多见,偶有寒战。可采用周身覆盖吹热风式加温的方式以避免寒战带来的不利;如有寒战,应用适量哌替啶或曲马多,多能缓解。

(七)恶心、呕吐的处理

在PACU中少见。但在手术后当晚及次日女性患者容易发生。预防性应用地塞米松及中枢性抗呕吐药有一定的作用。对于食管患者在拔除气管导管前一定要注意胃管的通畅,以防误吸。

(八)尿失禁与尿潴留的处理

注意观察,如果尿失禁应注意更换尿垫,尿潴留多见于男性患者,导尿处理简单但要注意预防并发症。

(九)PACU转出标准与患者的转送

每例患者在转出PACU之前必须要进行充分评估,汇总分析。呼吸道的保护反射一定要恢复良好,通气和氧合能力良好,以保证在无监测条件下能克服轻微的病情变化,血压、心率和外周末梢灌注良好,体温正常不是必须的指标,但是应无寒战,镇痛充分,呕吐得到控制,已经超过最后一次用药15分钟以上。根据患者情况决定返回病房或ICU。转出PACU标准归纳见表9-6。由于个体差异,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做出判断更加重要,如果对诊断和安全性存在疑问,应该推迟转出PACU或入ICU继续监护治疗。

表9-6 出PACU标准

(刘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