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锁骨下阻滞
2025年08月10日
四、锁骨下阻滞
(一)临床应用
锁骨下阻滞可提供上臂、前臂和手部麻醉。由于其在神经束水平进行阻滞,理论上其优点在于阻滞肌皮神经和腋神经的同时可避免气胸的发生。实施麻醉时对于手臂位置也无特殊要求。但由于无血管搏动作为进针定位标志,故需要神经刺激器或超声影像协助定位。
(二)方法
1.周围神经刺激器或异感法 穿刺点位于锁骨下缘中点下方2cm,向外侧进针。使用神经刺激器辨认臂丛。手臂外展时在C6横突与腋动脉之间作一连线有助于观察臂丛神经的走向。准确进针后注入局部麻醉药20~30ml。若能引出远端肌肉运动反应,可提高阻滞成功率。也有报道采用喙突法,在喙突内下方2cm处进针。然而进针点越往外移,越不易阻滞肌皮神经,与单纯腋路阻滞相比,越无优势。
2.超声引导法 常使用超声显示神经血管束,并且理想状况下可见局部麻醉药沿腋动脉周围扩散。
(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由于是盲法进针,故注药误入血管的风险增加。进针方向过于向内也会导致气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