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剖宫产的神经并发症
区域麻醉导致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神经缺血(推测与应用血管收缩药或患者长时间低血压有关),放置穿刺针或导管时损伤神经,感染,局部麻醉药的选择。另外,患者术中体位摆放不当、手术敷料包扎过紧及手术创伤造成的神经损伤也常常被归咎于区域麻醉。引起神经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一)局部麻醉药
虽然大多数临床浓度与剂量的局部麻醉药不损伤神经,但是长期接触、大剂量及/或高浓度的局部麻醉药可造成永久性神经损伤。局部麻醉药神经毒性的差异取决于pKa、脂溶性、蛋白结合率。局部麻醉药浓度越高、脊神经接触药物时间越长则局部麻醉药的毒性反应越强。注射速度对于局部麻醉药浓度也有很大影响,推注速度越快则药物在脑脊液中形成涡流而易于被更快地稀释。先前已存在的神经状况可使患者更易受到局部麻醉药的毒性作用影响。
(二)神经缺血
如果并发血管解剖变异、硬膜外血管破裂出血、注药压力增高,可能造成麻醉后下胸段和腰段脊髓缺血坏死。硬膜外血流可受肾上腺素的影响,应用含有肾上腺素的局部麻醉药理论上可导致外周血管缺血,因其造成脊髓前动脉及节段性动脉持续收缩,而出现相应节段的脊髓血流中断或血栓形成,脊髓缺血缺氧,尤其可见于患有微血管疾病的患者。另外,神经元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的局部麻醉药可以引起神经元血流减少,如果加入肾上腺素可进一步延长脊神经与局部麻醉药的接触时间而加剧血流障碍。扩大的血肿也可造成神经缺血,神经受压的严重性取决于血肿的体积。
(三)麻醉操作
麻醉操作可导致对脊髓或脊神经的机械性损伤。硬膜外穿刺操作不当时,穿刺针可损伤脊髓或脊神经,并可形成脊髓内或椎管内血肿。穿刺针如刺穿硬膜外血管则可导致硬膜外腔血肿,注射气体过多则导致气肿,均可压迫神经。腰穿针可能触及马尾神经,出现一过性麻木或放电样感觉,对神经的损伤较轻微,临床较多见而极少出现后遗症。
(四)既往病史
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可能已并发有外周神经损害,进行区域麻醉可能加剧已有的神经损害。患有腰椎椎管狭窄、腰椎椎间盘突出和黄韧带肥厚的孕妇,如长时间处于截石位可造成对脊神经的压迫或牵拉,使神经外膜及其营养血管血流中断造成神经营养性退变,重者可导致神经纤维肿胀。此类孕妇对局部麻醉药的毒性作用及血管收缩药导致的神经缺血更加敏感。应用更低浓度或更少量的局部麻醉药可减小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的风险。在妊娠晚期巨大而坚硬的胎头持续压迫腰骶神经干,脊柱的过度前屈可导致过度牵拉或压迫脊神经根,耻骨联合分离,坐骨神经受压等。在产前产妇可能仅表现为下肢轻微麻木或无症状,但是此时已经存在神经损伤的潜在基础,进行区域麻醉可能加剧神经损伤,表现为闭孔神经综合征、股神经痛、阴部神经和生殖股神经剧痛。
椎管内麻醉剖宫产的神经并发症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点:
(一)神经根或神经干损伤
神经受到局部麻醉药直接毒性、穿刺针损伤、压迫、牵拉、缺血及完全横断的伤害。穿刺针的直接创伤可导致严重的神经损伤,尤其是当穿刺针刺穿神经束膜进入神经束。穿刺针针尖或硬膜外导管刺激神经时患者多描述为一过性麻木感,而如果刺入脊髓、神经根或神经干内则患者表现为剧烈的神经疼痛。麻醉后患者可出现脊神经功能异常,严重者可出现脊髓横断性损害。腰椎管狭窄或胎头压迫所导致的神经根或神经干损伤,多表现为一支或多支脊神经或某神经干的功能障碍,表现为一侧下肢麻木、感觉迟钝或无力、股神经痛、耻骨联合痛、会阴部痛等。机械性损伤可表现为一支或数支脊神经支配区域感觉缺失,单侧或双侧下肢肌肉运动异常,严重时可表现为双侧横断性截瘫等。
(二)短暂神经综合征
局部麻醉药及其他化学性毒性损害的表现主要有短暂神经综合征(transient neurological symptoms,TNS),应用各种局部麻醉药时均可见,骶尾部可能是对局部麻醉药比较敏感的部位,脊髓背根神经元兴奋引起肌肉痉挛,在接受腰麻后4~5小时腰背部可出现中度或剧烈的疼痛,放射向臀部和小腿,也可伴随有感觉异常,但无明显运动和反射异常,一般7天内均可恢复,不遗留感觉运动障碍。
(三)马尾综合征
马尾综合征(cauda equina syndrome,CES)表现为低位脊神经根损伤的症状,可出现直肠、膀胱功能障碍,会阴部感觉异常及下肢运动麻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