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周围神经刺激器
当穿刺针的顶端贴近神经时,周围神经刺激器输出的小强度电流传至刺激针末端,可引起去极化和肌肉收缩。这种方法需要考虑特定周围神经的分布区域,而无需引出异感,因此在阻滞期间可以使患者处于更深的镇静状态。充分掌握解剖知识是运用该方法及周围神经阻滞技术的前提。由于只有电流从连接阴极的穿刺针流向相邻神经时才能引起去极化,因此必须将阴极(负极)与刺激针相连,将阳极(正极)连于患者体表。如果电极接反了,穿刺针流出的电流就会引起超极化。电流刺激针的整个针体除针尖外均被薄薄的绝缘涂层覆盖。这使得仅针尖为刺激区域。更高的电流输出(﹥1.5mA)可能更易通过组织或筋膜刺激神经结构,但也会引起疼痛和剧烈的肌肉收缩。准确定位运动反应后,逐步降低电流至0.5mA或更低。在大约0.5mA电流时若能引出运动反应,说明位置是合适的,即可注射局部麻醉药或放置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