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醉前准备

一、麻醉前准备

小儿由于住院,离开家庭及父母,麻醉医师术前必须对患儿进行访视,与患儿建立感情,并取得小儿的信任。对小儿手术而言,术前访视与准备比术前用药更为重要。国外20世纪90年代的调查显示,约有65%的患儿可能发生术前焦虑,高达25%的患儿需要肢体束缚才能完成麻醉诱导。对患儿不当的麻醉前处理会增加患儿的分离恐惧,使术后不合作状态概率增高,导致术后治疗更加困难。同时,还可能导致患儿的术后行为障碍等不良后果。术前应对麻醉操作过程、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家长进行解释和交流,因为家长感觉焦虑可能会影响患儿。术前放映录像或利用含图片的小册子介绍手术室设备、麻醉机、面罩等使小儿熟悉手术室环境,可消除其恐惧不安心理,减少精神创伤,从而避免术后产生抑郁、焦虑、夜梦及其他行为改变。术前访视时家长和患儿从麻醉医师处获得的相关信息越多,越利于他们应对手术和住院的压力。

麻醉前访视除了解患儿心理状况外,还应从家长处了解现病史及既往史,有无变态反应史、出血倾向、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史以及麻醉手术史。家族中有无遗传性缺陷病或麻醉后长期呼吸抑制(可能血浆假性胆碱酯酶不足或有神经肌肉疾病)病史。应注意患儿体重,并与预计体重[年龄(岁)×2+8kg]比较,可了解患儿发育营养情况,有无体重过低或超重。体格检查时注意牙齿有无松动,扁桃体有无肿大,心肺功能情况以及有无发热、贫血、脱水等情况。脱水程度可从皮肤张力、囟门、眼球、神志、血压等体征来估计(表15-1)。如有脱水,应在麻醉前纠正,每脱水1%需输液10ml/kg。

表15-1 脱水程度估计

应注意实验室检查资料,了解有无低血糖、低血钙以及钾钠情况,有无凝血障碍。凡肛温38℃以上,血红蛋白80g/L以下,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水电解质紊乱等,除急诊外,择期手术均应延期,待病情改善后再行手术。此外,还应了解拟施手术的范围和体位、手术创伤程度以及可能的出血量。

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将患儿风险分为6级(表15-2)。多项研究认为这一评分可以预测手术和麻醉的风险。

表15-2 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风险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