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麻醉要点

三、麻醉要点

1.麻醉诱导 瓣膜病患者通常都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心功能受损,麻醉诱导必须缓慢而谨慎。麻醉诱导前连接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并在局部麻醉下建立桡动脉有创监测。诱导药的选择以不过度抑制循环、不加重血流动力学紊乱为前提:①对于病情轻到中度的患者可采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芬太尼诱导;肌松剂可根据患者心率进行选择,心率不快者可用泮库溴铵,心率偏快者用阿曲库铵、哌库溴铵等;②对病情重、心功能Ⅲ~Ⅳ级患者,可采用依托咪酯、芬太尼进行诱导,给药时根据血流动力学情况缓慢加量。

2.麻醉维持 可采用吸入麻醉,也可采用以静脉药物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对于心功能较差的患者,以芬太尼或舒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为主,复合丙泊酚、异氟醚或七氟醚等麻醉药物。但麻醉过程中需加强麻醉深度监测,预防术中知晓。对于心功能较好的患者,可以吸入麻醉药为主,如并发窦房结功能低下者可加用氯胺酮。在体外循环前、中、后应及时追加静脉麻醉药以防麻醉过浅致术中知晓。静脉麻醉药可直接注入体外循环机或经中心静脉测压管注入。

(1)二尖瓣狭窄手术:体外循环前麻醉管理要点:①容量管理:一方面要保持足够的血容量,保证足够的左心前负荷,另一方面又要严控输入量及速度,以免左心房压继续升高导致急性肺水肿;此类患者体位改变对回心血量的影响十分明显,应缓慢改变体位;②心率管理:防止心动过速,否则舒张期缩短,左心室充盈进一步减少,可导致心排量明显下降;同时也要防止心动过缓,因为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主要依靠心率适当加快来代偿每搏量的减少,若心动过缓,血压将严重下降;房心颤动伴心室率过快时,应选用洋地黄控制心率;③避免肺循环压力进一步升高;二尖瓣狭窄患者通常存在肺动脉高压,而低氧血症、酸中毒、高碳酸血症或使用氧化亚氮等因素可引起严重的肺血管收缩,进一步加重肺动脉高压,从而导致右心功能不全。右心心排量降低使左心房压降低,而室间隔左移左心室内压升高,因此左心室前负荷明显降低,从而引起体循环血压明显下降;④除非血压显著下降,一般不用正性肌力药,否则反而有害;有时为保证主动脉舒张压以维持冠状动脉血流,可适量应用血管加压药。

体外循环后麻醉管理要点:①人工瓣膜置换后,二尖瓣跨瓣压差降低,左心室充盈改善,但由于左心室长期处于容量减少状态,重症患者甚至存在失用性心肌萎缩,容量过负荷或心动过缓可致心室过度扩张,从而引起左心心力衰竭,甚至房室破裂;②在维持足够心排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适当使用强心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维持适当的心率,减小左心室大小和室壁张力;③部分慢性房颤患者在体外循环后转复为窦性心律,应给予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或给予心房起搏以维持窦性心率。

(2)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①适当的左心室前负荷对于保证足够的前向心排量非常重要,但容量超负荷可使左心房压升高,导致心力衰竭和肺水肿;②心率应维持在正常甚至较快的水平,否则容易引起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反流分数增加,前向心排量减少;③降低左心室后负荷有助于减少反流分数,因此术中要防止高血压,必要时可用扩血管药降低外周阻力;④可能需要用正性肌力药支持左心室功能。

(3)主动脉瓣狭窄手术:体外循环前的麻醉管理要点:①容量管理:左心室的心排量对于左心室前负荷十分依赖,适当的左心室前负荷对于维持正常每搏量而言十分重要,不恰当的使用硝酸甘油等扩血管药物可致回心血量骤降,从而引起心排量骤降,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心肌缺血或脑缺血;但容量超负荷可使左心室舒张末容量和压力进一步升高,导致心力衰竭,也应该避免;②心率管理:最好维持在70~80次/分,心率过快或过慢患者都不能很好地耐受。但相对而言,稍慢的心率(50~60次/分)较偏快的心率(﹥90次/分)为好。因为主动脉瓣狭窄时,左心室射血分数对收缩期的长短十分依赖,心率过快时,左心室射血时间不足导致CO明显下降;室上性心动过速可使有效心房收缩丧失,左心室充盈受限,也可导致病情的急剧恶化;对心房退化或丧失窦性心律者应安置心房心室顺序起搏器;③体循环阻力:左心室射血的后负荷大部分来自于狭窄的瓣膜,因而基本是固定的,体循环压力下降对于减小左心室后负荷作用甚微。而冠状动脉灌注对体循环舒张压却十分依赖,加上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心室肥厚,舒张末压升高,极易发生心内膜下缺血,因此术中应避免体循环压力下降。麻醉诱导时,要准备好去氧肾上腺素等α受体激动剂,积极纠正低血压以维持心肌灌注。

体外循环心肌保护及心脏复跳时的管理要点:①存在心肌肥厚的患者,体外循环期间心肌保护十分重要,要保证升主动脉阻断期间停搏液有效的灌注,必要时可采取顺灌+逆灌相结合;②心脏复跳时容易出现顽固性室颤,因此复跳前要求复温完全,充分排气,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和冠状动脉灌注压,必要时使用利多卡因、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果经过上述处理仍无法恢复正常节律,可采用温血半钾停跳液进行温灌注一次后再行复跳。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手术:①保证足够的左心室前负荷。主动脉瓣大量反流患者左心室心排量依赖于左心室前负荷,因此瓣膜置换前要避免使用静脉扩张药物;②对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保持较快的心率有助于增加前向心排量。心率增开时,由于反流分数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和舒张末压降低,因此心内膜下血流反而能够得到改善。90次/分的心率对于患者而言最为合适;③降低体循环阻力有助于降低反流量,改善心内膜下血供;④对于左心室明显扩张,甚至存在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需给予β受体激动剂增强心肌收缩力。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瓣膜置换前属于禁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