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窄性心包炎特点
1.病因 缩窄性心包炎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毒性代谢产物、心肌梗死等炎症性因素波及心包所致,也有个别患者是由外伤炎症所引发。其中细菌感染,尤其是结核菌感染是目前我国缩窄性心包炎的最主要病因。而随着结核病发病率的逐渐下降,其他非特异性病因如病毒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放射性心脏损伤、肾功能衰竭以及心脏手术术后并发症等导致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比例则逐渐增多。
2.病理改变 缩窄性心包炎的特点是慢性炎性渗出物机化、纤维组织形成;钙盐沉积形成斑块或条索状钙化;严重者甚至形成完整的骨性外壳,压迫心脏。缩窄的心包厚度一般为0.5cm,重者可达1.0~2.0cm。缩窄性心包炎病变较重或病程较长的患者心脏长期受压,可逐渐出现心外膜下萎缩,晚期可出现广泛性萎缩,心室壁明显变薄。慢性炎症还可直接侵犯心肌,导致局灶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
3.病理生理特点 具体如下。
(1)缩窄的心包限制双侧心室的正常活动,右心室的舒张充盈受限,腔静脉回血受阻,静脉压升高。上下腔静脉入口处狭窄及房室环瘢痕狭窄者,静脉回流受限尤为明显。上腔静脉压力增高时,头、面、上肢等上半身血液淤滞、水肿,颈静脉和上臂静脉怒张;下腔静脉回流受阻时,下肢肿胀,腹腔脏器淤血肿大,并可出现大量的胸腹腔积液。左心室舒张充盈受限时,引起肺循环淤血,肺循环压力升高,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
(2)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由于心脏舒张充盈功能受限,导致心脏每搏输出量下降,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体力活动或严重缩窄时,主要靠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心率增快进行代偿。当心率增快不足以代偿心输出量,或外源性因素抑制心率时,则可出现心源性休克。
(3)右心系统压力明显增高,平均右心房压≥10mmHg,严重患者甚至达到30mmHg以上。
4.临床表现 因病因不同、发病急缓、心脏受压部位及程度等不同而不同。如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往往起病缓慢,自觉症状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全身无力、腹胀、腹腔积液、下肢水肿等呈进行性加重,同时伴低热、食欲缺乏、消瘦、贫血等结核病症状。体征呈慢性病容或恶病质;吸气时颈静脉怒张;腹部膨隆,肝脏肿大压痛,大量腹腔积液者可出现移动性浊音;面部、下肢凹陷性水肿,皮肤粗糙;心音遥远但无杂音,心前区无搏动,脉搏细速,出现奇脉(即脉搏在吸气时明显减弱或消失,是心脏舒张受限的特征),血压偏低,脉压缩小,吸气期血压下降,静脉压升高。
5.实验室检查 X线心脏大小多无异常,心影外形边缘平直,各弓不显,心包钙化(占15%~59%),上腔静脉扩张,肺淤血,可能存在胸腔积液。CT检查可了解心包增厚的程度。超声心动图为非特异性改变,可见心包增厚、心室壁活动受限、下腔静脉及肝静脉增宽等征象。心电图往往示T波平坦、电压低或倒置,QRS波低电压,可在多导联中出现;T波倒置提示心肌受累,倒置越深者心包剥脱手术越困难;常见窦性心动过速,也可见心房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