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老年患者肾脏体积及功能均逐渐下降,到80岁时较青年人肾脏总体积约减少30%。肾脏萎缩主要发生在肾皮质,由肾小球数目减少所致。至80岁时肾血流量可降低50%,约一半肾功能单位已丧失或无功能。肾小球硬化进一步损害肾的滤过功能。肾小球滤过率(GFR)约每10年下降0.133ml/(s·1.73m2)即8ml/(min·1.73m2)。老年患者GFR一般降低30%~40%,近80岁时可降低50%。肌酐清除率约从30岁以后开始下降,65岁以后降低的速度加快,平均约每10年减少0.277ml/(s·1.73m2)即16.6ml/(min·1.73m2)。从成年至老年约降低40%。由于老年患者骨骼肌萎缩,体内肌酐生成减少,尿中肌酐排出减少,故血清肌酐浓度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老年患者肾脏保钠的能力下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反应迟钝、肾单位减少、肾单位溶质负荷加重可能均是造成其保钠能力下降的原因,故老年患者易于出现低钠血症。但老年患者GFR降低,也不能适应急性的钠负荷过重,可造成高钠血症。老年患者肾素,醛固酮系统反应迟钝(功能性低醛固酮症),GFR又明显下降,存在发生高钾血症的潜在危险;但另一方面,由于非脂肪组织的减少降低了全身可交换钾的储备,又易于出现医源性低钾血症。
老年患者肾浓缩功能降低,储水的能力下降。当水摄入受限或因口渴感缺乏而水摄入减少时,对ADH的反应及口渴敏感性降低而出现高钠血症;另一方面,应激反应所致ADH过度分泌或某些药物影响水的排出,也使老年患者有发生水中毒的危险。此外,老年患者常有潜在性酸中毒。从老年患者的肾功能改变不难发现:①对维持老年患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要进行适当监测,精确计算和调节;②对经肾排泄的药物要注意调整剂量;③尽可能避免增加肾脏负担,避免使用有肾毒性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