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麻醉处理原则
2025年08月10日
一、冠心病患者麻醉处理原则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麻醉及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的原则为: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避免加重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储备能力低,氧耗增加时难以保证有足够血流量而发生心肌缺血,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必须做到:
1.降低心肌耗氧量 通过降低心肌收缩力、心室壁张力、心率等因素降低心肌氧耗。
(1)围手术期维持稳定的心率在60~90次/分,可避免加重心肌缺血。
(2)动脉血压对心肌氧的供、耗平衡起双重作用。血压升高增加氧耗,但同时也增加冠脉的灌注压力,从而增加心肌的血供。术中、术后血压的波动对心肌氧的供、耗平衡极为不利,围手术期应维持血压稳定,维持110/60~130/80mmHg(或参考基础血压波动不超过±20%)较佳。
(3)心肌收缩力对确保心排出量至关重要,对术前无心肌梗死病史、心功能尚好的患者,适度地抑制心肌的收缩力明显有利于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
2.增加心肌供血和供氧 如下所述。
(1)心肌的氧供取决于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及氧含量,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取决于冠状动脉灌注压及心室舒张时间。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其自动调节压力范围的下限大幅上扬,故围手术期的血压应维持在略高水平,尤其对并发高血压者更应如此。由于冠脉灌注主要发生在舒张期,故舒张期时间的长短是决定心肌血流量的另一决定性因素。因此,围手术期避免心率增快不仅可降低心肌的氧耗,而且对确保心肌的血流灌注也至关重要。
(2)心肌的氧供不仅取决于心肌的血流量,而且与动脉血液的氧含量密切相关,因此,在维持足够血容量的同时,必须注意血红蛋白的含量。即使无心肌缺血的老年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也较差,此时应维持血红蛋白﹥100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