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麻醉选择

二、麻醉选择

(一)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有效的面罩通气是麻醉诱导安全的保证,避免高血压,低血压、低氧、高碳酸血症和呛咳。静脉诱导药常以咪达唑仑(0.05mg/kg)和异丙酚(1~2mg/kg)或依托咪酯(0.2~0.3mg/kg);麻醉性镇痛药常用芬太尼(5~10μg/kg)。肌松药常用2~3倍ED95罗库溴铵气管插管。插管前静注利多卡因(1~1.5mg/kg)可减轻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和ICP升高。神经外科手术时难以接近气道,应严加气道管理,体位安置后检查呼吸音是否对称,气道压力和阻力是否正常,以及通气量是否适宜。呼吸回路所有的接头处应保证紧密连接。在颅骨和硬膜切开后麻醉应适当减少麻醉药剂量。长效麻醉性镇痛药和镇静药在手术结束前1h应避免使用,以利手术结束后神经系统检查和防止术后长时间反应迟钝和通气不足,可用吸入麻醉药异氟烷、七氟烷或地氟烷,也可用短效静脉麻醉药维持麻醉,以减少术中知晓及控制高血压。术中间断给予肌松药以防止患者躁动。肌松药作用应维持到头部包扎完毕,术毕应使患者尽快苏醒,避免呛咳、挣扎。血压升高者除加深麻醉外,也可用抗高血压药治疗。

(二)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主要用于硬膜下血肿、头皮肿块等不进颅腔的手术及内镜或立体定向手术。目前最常采用利多卡因,常用浓度为0.5~1%加1∶20万~1∶40万肾上腺素,最大剂量不超过500mg。年老体弱者局部麻醉药用量应减少,以免发生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罗哌卡因由于其毒性低、时效长,应用逐渐增多,常用浓度0.25%~0.5%,最大剂量不超过2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