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麻醉药对循环的作用

一、吸入麻醉药对循环的作用

吸入麻醉药是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简称全身麻醉药),主要依靠肺泡摄取和排除。吸入麻醉药经肺泡进入血流到达脑组织,当脑组织内吸入麻醉药的分压达到一定水平时,即产生临床上的全身麻醉状态。吸入麻醉药有挥发性液体和气体两类。常用的挥发性液体有氟烷、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和地氟烷;气体有氧化亚氮。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所有吸入麻醉药均可降低动脉压和抑制心肌收缩力,都与麻醉药浓度相关。其中异氟烷、七氟烷和地氟烷通过增加交感活性对血压维持有一定帮助。氟烷和恩氟烷使心排血量减少,与其降低平均动脉压平行。异氟烷对心排血量的影响很小,而地氟烷则具有稳定的心血管作用。恩氟烷、异氟烷和地氟烷使外周血管阻力(SVR)减低,其中,异氟烷使SVR减低最显著。

吸入麻醉药也可引起心率的变化,改变心率的机制包括:改变窦房结去极化速率;改变心肌传导时间或改变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如吸入氟烷后可见心率减慢。吸入麻醉药对心率的影响应在麻醉前评估中予以考虑。麻醉可消除因术前兴奋和激动而导致的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及心排血量增加。如果麻醉前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麻醉又可能使心率和血压升高。氟烷和恩氟烷麻醉有助于减少全身动脉血压和心率的增加,使之转变为临床上可以接受的低血压和心率减慢。吸入麻醉药还通过减少心肌氧耗而降低心肌需氧量。

有人提出,异氟烷的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扩张作用可引起冠脉窃血,而导致心肌局部缺血,所以曾有一段时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麻醉中很少应用异氟烷。然而近来有研究发现,如果冠脉灌注压能充分维持,异氟烷麻醉与其他吸入麻醉一样,并没有窃血现象发生。

研究证实异氟烷对人体心肌有保护作用同动物实验一样,异氟烷的保护作用在它撤离后持续至少15min。异氟烷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保护心肌的?是否与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相似呢?为了测定异氟烷是否对钾通道产生直接作用,将异氟烷用于人体心房细胞,在3%的浓度时,对格列本脲敏感的钾通道电流没有受到正或负的影响。这些发现提示异氟烷并不直接影响钾通道活性,而是降低钾通道对ATP的敏感性。另一个可能性是异氟烷的保护作用发生在其他部位,如腺苷受体。腺苷A1受体阻断剂8-环戊基-1,3-二丙基黄嘌呤(8-cyclopentyl-1,3-dipropylxathine,DPCPX)能抑制异氟烷的心肌保护作用支持后一理论。Kerstan等的研究发现在动物实验中,DPCPX部分地抑制异氟烷的心脏保护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