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隐神经阻滞
2025年08月10日
五、隐神经阻滞
(一)适应证
隐神经支配下肢膝至内踝的内侧皮肤。隐神经阻滞通常与腘窝和踝部阻滞联合进行。有多种方法阻滞隐神经,包括膝关节上方穿过缝匠肌法和膝关节下方静脉旁路法等,两种方法均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也可作为踝关节阻滞的一部分,在踝关节水平阻滞隐神经。
(二)解剖
隐神经是感觉神经,为股神经后支的终末分支,沿着缝匠肌深面走行于收肌管内。在膝水平穿出后发出分支,继续沿胫骨内缘、大隐静脉后方下行。在胫骨粗隆水平,隐神经位于隐静脉内后方大约1cm处。
(三)方法
隐神经是纯粹的感觉神经,因此最常使用局部浸润阻滞技术,也可在超声引导下对神经和血管结构进行定位。
1.静脉旁路法 胫骨粗隆水平,在大隐静脉深部注射大约5~10ml局部麻醉药行浸润麻醉。
2.局部区域阻滞法 使用大约5~10ml局部麻醉药局部浸润从胫骨粗隆前方的胫骨内侧髁至腓肠肌内侧头后方的区域。该方法的成功率在33%~65%之间。
3.穿透缝匠肌法 在腿部内侧、髌骨正上方可触到缝匠肌。在髌骨上极,以一长5cm的22G穿刺针与冠状面呈45°进针,穿过缝匠肌肌腹时会有明显的筋膜突破感,此时注射大约5~10ml局部麻醉药。该方法的成功率在70%~80%之间。
4.超声引导法 在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可以在膝关节上方或下方来进行。使用穿透缝匠肌法进行隐神经阻滞时,可见隐神经位于股内侧肌内侧的筋膜内。
(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尽管隐神经阻滞理论上同样存在所有区域阻滞存在的风险,但该阻滞技术的并发症风险很低。鉴于大隐静脉是本区域阻滞方法的定位标志,小的血肿形成也并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