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术后注意事项
1.保证氧供 如下所述。
(1)维持血压和心脏收缩功能,必要时辅用小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同时保证足够的血容量,使CVP维持在满意的水平。应用小剂量硝酸甘油,防止冠状动脉痉挛,扩张外周血管。
(2)维持血红蛋白浓度,桥血管通畅的患者维持8g/dl即可满足心肌氧摄取率、混合静脉血氧张力及冠状窦氧张力。但对于心功能不全、年龄﹥65岁或术后出现并发症导致机体氧耗量增加时,血红蛋白浓度应维持10g/dl或更高。
(3)维持血气及酸碱度正常,充分给氧。积极治疗酸中毒、糖尿病及呼吸功能不全。
2.减少氧耗 如下所述。
(1)保持麻醉苏醒期平稳,避免术后过早减浅麻醉,应用镇静镇痛药以平稳过渡到苏醒期。
(2)预防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必要时使用α受体阻滞剂(压宁定)、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钙通道拮抗剂等药物。如果仍出现血压升高,试用小剂量硝普钠,但应注意术后患者对硝普钠较敏感,需慎重掌握剂量。控制心率,避免心动过速导致心肌缺血。
3.早期发现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为36.9%~55%,其中6.3%~6.9%发生心肌梗死。临床上小范围的心肌梗死往往不易被发现;大范围心肌梗死则可引起低心排综合征或恶性心律失常,其中并发心源性休克者为15%~20%,病死率高达80%~90%;并发心力衰竭者为20%~40%。早期发现心肌梗死具有重要性,其诊断依据有:①主诉心绞痛;不明原因的心率增快和血压下降;②心电图出现ST段及T波改变,或心肌梗死表现;③心肌肌钙蛋白(cTnl)、CK-MB、肌红蛋白(Myo)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4.心律失常的防治 心律失常可加重血流动力学紊乱,使心肌氧耗量增加,氧供减少,易导致心肌及体循环灌注不足。因此术后及时纠正心律失常对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减少术后并发症极为重要。当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时,首先要去除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比如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缺氧、二氧化碳蓄积、疼痛刺激、情绪紧张等。去除诱因后若心律失常仍持续存在,则根据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搭桥手术后器质性的心律失常通常为室性心律失常,可以选用胺碘酮治疗,先给予负荷剂量150mg在10min内缓慢注射,然后以1mg/min速度持续输注6h,再以0.5mg/min的速度输注18h进行维持。
5.术后镇痛 心脏手术后伤口疼痛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更有可能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例如:①患者取强迫体位,不敢呼吸,肺通气量下降,导致低氧血症和CO2蓄积;②患者不能有效咳嗽排痰,易诱发肺不张和肺炎;③患者焦虑、烦躁、睡眠不佳,可使体内儿茶酚胺、醛固酮、皮质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分泌增多,从而导致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心肌缺血;④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胃肠功能受到抑制,引发腹胀、恶心、尿潴留等。综上所述,对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的患者施行有效的镇痛具有极重要意义。
(王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