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麻醉要点
心包剥脱术宜选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循环代偿功能十分有限,因此麻醉诱导过程需选用对循环功能抑制较小的药物,且在有创血压和心电图监测下进行缓慢诱导,同时准备好去氧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抢救药物。诱导药物可选用依托咪酯0.2~0.4mg/kg或咪达唑仑0.05~0.1mg/kg,加芬太尼10~20μg/kg或舒芬太尼1~2μg/kg,肌松药物可根据患者的心率情况进行选择。诱导过程中需避免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维持适当的心率对于维持心排血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麻醉维持可以采用吸入麻醉,也可以采用静脉麻醉,但需避免麻醉深度过深,注意麻醉药物对循环的影响。麻醉过程中要严密监测有创动脉压、心率及中心静脉压的变化。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采用PiCCO或TEE监测,指导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容量治疗。
容量管理方面需严格限制液体的入量。心包剥脱前补液原则是量出而入,维持血压;心包剥脱后则需进一步限制入量,以避免心包剥脱后腔静脉回心血量骤增而引起心脏扩大,甚至诱发急性心脏扩大、肺水肿、心力衰竭。对于术前准备不够充分,手术时仍存在明显水肿和呼吸困难的患者,或术中少尿无尿的患者,手术开始时可以给予大剂量利尿药。但在利尿过程中需监测血电解质水平,避免低钾血症。
外科操作对于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十分显著,且可能导致威胁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开胸后,胸骨牵开器应逐渐撑开,否则突然过度牵开可使心包受牵拉更加绷紧,心室充盈骤减,血压明显下降。心包剥脱过程中手术牵拉或电刀刺激可诱发心律失常,应立即暂停手术,给予利多卡因或胺碘酮治疗。游离下腔静脉入口处及心尖部时患者容易出现低血压,麻醉医生应密切观察低血压水平及持续时间,及时提醒外科医生,避免低血压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心包完全剥脱后,宜采取头高脚低位以减少回心血量。若右心表面心包剥除后,心室快速充盈、膨胀,伴心肌收缩力不足,出现急性低心排综合征时,应限制液体入量,给予利尿剂及小剂量正性肌力药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密切注意可能出现的膈神经损伤、冠状动脉损伤和心肌破裂等手术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