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
脾脏是腹腔内的一个实质性脏器,其位置深,受下胸壁、肋骨、腹壁和膈肌的保护。由于脾脏质地脆弱,受外力作用后很容易破裂,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脾脏居腹内脏损伤之首位。按脾脏损伤的原因可分为:①外伤性(闭合性或开放性)脾破裂,包括立即脾破裂、延迟性脾破裂和隐匿性脾破裂;②自发性脾破裂;③医源性脾破裂;④新生儿脾破裂。目前国际上采用的脾损伤分级是1994年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制定的脾损伤分级标准:Ⅰ级:血肿位于包膜下,非扩展性,﹤10%的脾表面积;裂伤:包膜撕裂不出血,脾实质破裂深度浅于2cm。Ⅱ级:血肿位于包膜下,非扩展性,血肿占表面积的10%~50%,脾实质内血肿不继续扩大,直径﹤5cm;裂伤:包膜撕裂、活动出血;脾实质裂伤深度1~3cm但未累及主要血管。Ⅲ级:血肿位于包膜下,﹥50%的脾表面积或继续扩大,包膜下血肿破裂并有活动性出血,脾实质内血肿直径﹥5cm或扩展性;裂伤:脾实质裂伤深度大于3cm或脾小梁血管损伤,但未伤及脾门血管;Ⅳ级:脾实质内血肿破裂伴活动性出血;伤及脾段或脾门血管,脾脏无血供区﹥25%;Ⅴ级:完全脾破碎,脾门血管损伤,脾脏失去血供。
脾破裂的诊断依据:①临床表现:有邻近脾脏的腹部外伤史,腹痛,以左上腹痛为主且70%~80%的患者有左肩部牵涉性疼痛(Kebr征)和(或)失血性休克。血腹较多时可有移动性浊音,但因脾周有血凝块的存在,左侧卧位时,右侧腰区呈鼓音,右侧卧位时除右侧腰区呈浊音外,左腰区的浊音较固定即所谓的Balance征。②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值和红细胞计数的进行性下降可提示有活动性出血。③超声检查:B超具有分辨率高,简便迅速,易于动态观察的特点,可作为外伤性脾破裂诊断和观察的首选方法。④CT检查:CT对急性脾损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准确率可达95%以上。
脾损伤的治疗原则:近年来非手术治疗脾损伤的报道越来越多,尤其是儿童非手术治愈的比例高达70%。但必须严把其适应证:①入院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或仅伴有轻度的失血性休克,经补液或少量输血(400~800ml)可使血压迅速得以改善且维持稳定;②不合并腹内其他脏器损伤;③脾损伤程度AAST分级Ⅰ~Ⅲ级;④具备中转手术和重症监护的条件;⑤不伴有影响腹部损伤严重程度评估的腹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