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容量性休克

一、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休克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全血的丢失、血浆量的减少或者自由水的丢失,引起血管内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最终导致血压下降和微循环障碍。常见于外伤、消化性溃疡、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血浆大量丢失也会引起与全血丢失症状相似的低血容量休克,常见于大面积严重烧伤。此外,体液或电解质丢失也可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如呕吐、腹泻、肠梗阻、腹膜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的高渗性利尿等。

低血容量性休克早期处理以迅速查明病因并控制继续失血或失液,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为主,根据病情决定是否使用升压药。在保证充足静脉通路的前提下,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在有效控制失血、失液前,目前提倡“限制性液体复苏”策略。如休克时间较长,由于减压反射抑制,交感-肾上腺素系统过度兴奋,儿茶酚胺等各种缩血管物质分泌增加,外周血管过度收缩,微循环发生淤血、缺氧,有效循环血容量更少,此时单靠输血补液不能纠正休克,必须进行综合性抗休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