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驻科研人员,倡导资源共赢

四、引驻科研人员,倡导资源共赢

就本次课程改革“小学体育兴趣化”而言,分年级的要求是:

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教学以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及体育行为规范为主要发展目标,体育课教学内容设计以体育游戏融入身体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为主,教学方法与手段力求趣味性、活动性和多样性,教学组织体现集体性、合理性和灵活性。

小学高年级学生体育教学以基础运动技能及自我健身意识为主要发展目标,体育课教学内容设计以基础运动的动作方法融入游戏为主,教学方法与手段力求趣味性、锻炼性和集体性,教学组织体现小组合作性和集体竞赛性。

依托中心组和区骨干教师组织各种途径的培训和研修活动,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的问题意识、质量意识,聚焦“兴趣化教学”开展教研设计,给教师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确立教研主题,推动教师群体实践智慧的生成。具体做法是:通过每学期的课例研讨活动,定教材内容,组织区内导师团和中心组教师和执教教师一起认真解读《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试行稿)》,研读教材、分析教材,从单元课例分析做起,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并围绕其重难点设计各种游戏,在游戏中渗透娱乐、在游戏中渗透技术、在游戏中体现难度,让教师们在金山区校本课程平台上分享资源,帮助青年教师理解教材和运用教材,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总之,通过构建优秀团队,研发优质资源,建立发展机制,力求本团队在师德师风上出样板,课堂教学上出特色,资源建设上出精品,课题研究上出成果,管理岗位上出经验,使资源共建项目得到长足的发展,更好地实现全体成员的专业成长,加速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从而引领体育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