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活动形式,创建“共建共享”模式

(二)丰富活动形式,创建“共建共享”模式

1.家长学校联盟选修课程班——家长自主学习的快乐天地

根据课程设置,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每月针对一个年级开展一期家长课程选修活动。每期设置8~9个主题供家长选修,其中专题讲座5~6个,亲子活动3项。具体步骤如下:

(1)调研所需,设置课程。每期活动之前,区域联盟秘书处首先以“告家长书”的形式告知三校家长课程选修时间、内容,家长自选课程后上交反馈表。

(2)汇总专题,凭证听课。秘书处统计汇总好课程、人数之后,定好上课地点,并发放听课证,家长凭听课证到指定地点听课。

(3)认真听课,记录感受。联盟要求家长在《家长成长手册》上记录每一次活动的内容、感受等,一学期结束,秘书处收集查阅并备案,作为积分依据之一。

截至目前,区域联盟开设了四大类24小类家长课程选修项目(见下表),开办了16期家长课程选修活动,8000多人次家长参与。“做开心父母——让沟通拉近我和宝贝”“蹲下来给孩子一片蔚蓝的天空”“如何预防网络成瘾”“青春期家长的烦恼和幸福”等专题讲座,亲子软陶、亲子花灯、亲子发卡、亲子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受到了家长的欢迎。

(续表)

2.家长志愿者讲师拓展课——孩子们体验丰富经历的“海洋”

为了提高家长的教育认同感、教育技能,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经历,我们邀请家长志愿者讲师开设拓展课。具体步骤是:

(1)自报特长,建立师资库。每学期初,三校在家长会上宣传、简单培训并下发报名表,家长根据自己的特长主动报名。

(2)统筹安排,开设活动课。三校报名表存入联盟资源库,后由秘书处协调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安排家长志愿者开设拓展课供学生选修。

(3)双向选择,参与活动课。每学期一个年级学生参加2次家长志愿者讲师的课程,以志愿报名为原则,秘书处适当协调。家长志愿者讲师开设的拓展型课程见下表。

目前,拓展课已开设五大类20多个小类,开展了20多次活动,近6000人次参与。“七彩家校课程”科目方案在三校家长和骨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已编辑完成,并上传至金山区校本课程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多彩的拓展课程体验,丰富了家长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经历,深受大家喜爱。

3.家庭亲子共同体小组活动——相互陪伴、快乐实践的好时光

现今的孩子在生活上越来越富足,但缺乏父母的陪伴、亲子的沟通。家庭亲子共同体小组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群体学习、活动,同伴互助的好机会。具体步骤是:

(1)精心设计。家长们利用QQ群、微信群等途径积极讨论,制订活动方案。

(2)快乐实践。根据方案,几个家庭参与同一个主题实践活动,或借学校场地开展游戏活动、义务劳动,或进行家庭聚餐分享美食,或一同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等。

(3)宣传指导。管委会定期选择一些好的亲子共同体活动通过微信订阅号等进行宣传,并加以指导,保证活动质量,使活动更有意义。

三校家庭亲子共同体小组自发组织,联同开展活动,到处都是亲子团的身影。利用家长资源进行亲子活动,参观“廊下污水厂”、体验“一个鸡蛋的暴走”、现身“渔味无穷”金山海鲜文化节等。亲子共同体学习活动使孩子们增强了同伴互助的情感,家长之间也增长了亲子沟通的智慧。家长们在工作之余懂得了陪伴,懂得了关注孩子的成长心路。

4.“七彩家校联盟微信订阅号”——家长师生共同成长的好伙伴

为了进一步夯实朱泾地区小学家校联盟工作,使家校互动分享的人更多、辐射更广,我们充分运用新媒体,开通了“七彩家校联盟微信订阅号”。具体步骤是:

(1)制订方案,组织培训。围绕微信订阅号实施目标,联盟制订了方案,并组织深入浅出的培训活动。

(2)收集素材。由每校德育中心组、家长志愿者收集资料,上传至联盟秘书处。

(3)编辑审阅。由德育处审稿、定稿。

(4)上传互动。经审核后,由信息处上传,三校家长转发并互动。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七彩家校联盟微信订阅号”已经发布了200期,设置了“学校那些事”“家教能见度”“家教指导魔方”“家教百宝箱”及“热点之我见”等栏目。每周1~2期,开展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会联动的家校、校校联盟互动,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促进校际联盟活动良性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