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了以“实训体验馆”为载体的公共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

(四)拓宽了以“实训体验馆”为载体的公共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

公共安全教育重在整合实施,主要立足体验实训馆,开拓学科教育、专题教育、主题教育、专题讲座及社会实践等途径,立足学校教育,注重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

1.学科渗透,追求无痕

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科的作用,以品德与社会、自然、体育数学等学科为重点,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灵活地结合教材,适时地整合教学资源,努力让每一门课程都有发现和利用的价值。

五年级的数学教材中“水电燃气的费用”一课,老师在讲授解读电费账单、知识应用的同时,也加强了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使安全教育在无痕中得到有效的落实。

2.专题教育,注重体验

寓教于乐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如果公共安全教育流于说教则失去了它的教育本质。实施时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结合,主题教育课上不仅有老师的知识讲授,更有学生的动手操作体验,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增强教育的艺术性和吸引力,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自救技能。

如主题教育课“夏季防中暑,安全伴我行”,是四年级“在社区”模块中的“预防中暑”。课堂上,老师以中暑的视频导入,使学生初步了解中暑的症状和病因。通过小组讨论,将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经验加以梳理并板书,让学生了解预防中暑的方法,明确预防为先。课堂上又设置了中暑急救模拟情境操作,让孩子们在实践体验中,掌握中暑的急救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的能力。

3.实践活动,增强意识

学校利用一切实践活动的契机,如春游、秋游,让学生关注乘车必须系好安全带、行车途中不得吃东西等安全注意点。在活动中,老师通过观察评价学生在这方面的实际安全意识,回校后进行反馈教育,这样的方式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4.情境体验,提升能力

公共安全体验实训馆重视情境的创设,让体验者在模拟环境中真学真练、真懂真会。如在每年的11月9日——我国的“119消防宣传日”,全校师生进入体验实训馆借助模拟烟雾逃生通道“逃生”,真实的情境更利于孩子们掌握逃生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