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子科技”和“纸艺吧”为例,凸显团队共建学校课程的重要性

(二)以“电子科技”和“纸艺吧”为例,凸显团队共建学校课程的重要性

这两个课程都是金山区创新实验室项目。金山区朱泾小学纸艺课程群中的纸蕾丝项目,虽然项目实施具有高技术性,但在吴文佳老师的带动下,执教者由一人逐步发展成一支队伍,包括家长志愿者的融入。五年来,作为区级共享课程,在学校拓展课、乡村辅导站、朱泾家校联盟和学校少年宫中顺利实施,获得师生的喜爱,还远赴云南、浙江送教,影响深远。该课程在上海教育博览会、上海市学生艺术节展示,迅速成为学校创新实验室主打品牌,入选中国十大小学校本课程案例,第586期《中国教师报》对该课程进行了介绍。执教该课程的两位老师在待产期间,也没有影响课程的实施。“电子科技”是陈火根老师单独承担的课程项目。他勤奋好学、多才多艺,常常周末无休。三年时间里,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在市、区级比赛中多次获大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专家认为,“纸艺吧”课程的教师梯队建设良好,是共建共享的典范;“电子科技”项目一位老师再优秀,学生受益面却极小,只是全校学生的1%。因此专家提出了发展建议:要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课程团队,这样才能增加学生的受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