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成就教师
2025年11月22日
(二)成就教师
1.挖掘教师职业潜力,帮助教师定位课程
拓展型课程教师中兼任的多,除了综合学科专职教师外,其他教师中有自己爱好、有一定技能、特长的数量不多。有些老师因为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而且往往把工作中心和重心放在自己担任的主学科上,指导的科目也游离不定,这学期教这个课程,下学期换一个课程,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通过课程的共建共享后,很多教师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为自己的社团课程找准了定位。如陈梅英老师参加了“朱泾花灯”的技能培训之后,对花灯制作产生了兴趣,她就选用“朱泾花灯”课程,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4轮的指导经验。除了在学生社团中开展活动,她还多次在亲子社团中进行指导。史玉娟老师以前在申报课程时一直很纠结,苦于没有一技之长,苦于没有自己系统的课程,但是在参加了“变废为宝”科目组之后便找到了方向。几轮课程实施下来,她越来越有经验了。
2.提升教师课程开发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一个科目从设计、实施到完善,反复螺旋式的提升中,教师的课程意识明显增强,教育理念逐步转变。教师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专业知识不断丰富,研究能力不断提高,实现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目标。我校教师参加2014年金山区拓展型课程教育教学论文交流2人次;在《金山教育》发表拓展型课程建设案例1篇;在2014学年第一学期“市、区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有6人获奖,其中2人执教的内容为校本课程内容;青年教师王红玲参加了“上海市中青年教师的拓展型课程课堂教学比赛”获二等奖。这些荣誉和成绩的获得得益于教师的努力,更得益于团队互助、合作共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