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校本课程的主要特点及面临的困境
2025年11月22日
一、研究型校本课程的主要特点及面临的困境
研究型课程“基于问题解决,面向真实生活世界”的理念,决定了研究型校本课程建设更加注重校情与学情的分析,必须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智发展水平出发,从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特长爱好出发,从地域和社区的相关教育资源出发,发掘更多的内容,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努力满足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需求;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的态度与精神。
目前,重视研究型校本课程建设开发的学校不在少数,有一技之长和兴趣爱好的教师设计了许多五六课时的模块式小项目,满足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了他们探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极大地推进了研究型校本课程的建设。但是,由于缺乏一根“丝线”把那些“珍珠”串起来,所以相当一部分学校的研究型校本课程建设呈碎片化的状态,出现了学生的探究经历不深入、能力培养不成体系等问题。如我校的研究型校本课程“玩小车”,在“十二五”期间,从一个自然学科的长周期探究活动发展成为一个课程项目,又通过“怎样让小车滑得远”和“做一辆会动的小车”两个主题的细化,有了一定的操作性,具备了进一步推广的基础,还获得了金山区研究型课程评比一等奖。然而,我们认为“玩小车”仍处于未成熟阶段:一方面,它尚未有机融入学校课程体系,无法惠及全体学生;另一方面,作为校本课程,它缺乏课程开发依据、目标体系和学习评价标准。因此,如何让“玩小车”扎根于学校课程体系,聚焦核心素养培育,拓宽锻炼实践能力的资源阵地,使创新人才早期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是我们积极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